为了贯彻全面依法治国新要求,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贯彻落实法治建设部署,持续推动将全局工作纳入法治轨道,4月6日,北京市监狱(戒毒)管理局召开2023年法制工作会议。
会上,清河分局垦华监狱、北京市天河监狱、北京市天堂河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主要领导就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围绕本单位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述法,女子监狱就执法全过程记录试点工作进行交流发言。
会议随后向关心支持首都监狱戒毒工作的10位专家学者授予“蓝盾指导师”称号并颁发奖牌,向54名新任公职律师颁发证书,全体公职律师集体宣誓。会议还宣布北京市监狱(戒毒)管理局法规制度数据库上线,发布了第一批示范合同文本,并对2023年法制工作进行部署。
北京市监狱(戒毒)管理局局长刘亚东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谱写首都监狱戒毒工作现代化的法治篇章”为题讲法治课,要求全局认清法治建设的形势和任务,准确把握推进首都监狱戒毒工作法治建设现代化的深刻内涵,切实推进监狱戒毒法治建设再上新台阶。
据介绍,2022年3月,北京市监狱(戒毒)管理局与北京市律师协会开展战略合作,启动“蓝盾”法律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加强基层法治建设适应监狱、戒毒场所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要,开展法律人才培养工作,全面提升法律人才专业素养,培养一支以专兼职法制工作人员为主体,吸收法学专家和律师参加的法律顾问队伍。30余位政治素质强、业务能力精、作风信誉好、热心公益事业的资深律师组成法律顾问团,市监狱(戒毒)管理局和市律协通过长效合作交流机制,定期开展业务交流、专题研讨、教育培训,共同建设法治教育实践培训基地,丰富合作内容,实现合作共赢。目前“蓝盾计划”已初步建立起一支数量充足的法律骨干人才队伍,全局公职律师达到81名,外部法律专业力量的作用也日益凸显,外聘法律顾问、专家学者在合同合法性审核、编制合同示范文本、处理涉法案件、民警培训等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和智力支持。
未来,北京市监狱(戒毒)管理局将继续深化“蓝盾计划”,促进法治人才队伍能力现代化,为公职律师学习借鉴国内外法律行业的先进理念、经验、方法创造条件,搭建法制人员学习交流研讨的平台,努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法律专业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