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2018年专题 > 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北京的创新实践 > “枫桥经验”在北京 > 朝阳

朝阳:用“枫桥经验”化解基层矛盾

本站发表时间:[2018-11-21] 来源:人民网-北京频道 作者:
  北京朝阳区八里庄街道在多年的社会治理中,将共治共享与“枫桥经验”有效结合,形成了以“共治、精治、法治”为核心的“六点联动”机制,该机制通过党委联动包片领导,联动职能科室、联动产权单位、联动物业公司、联动志愿服务组织、联动利益相关居民,有效地把各社会建设参与方组织起来,发挥其专业性、公益性、群众性所长,补政府治理之缺、治理之短,实现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纠纷不上交”。
  
  
  
  整治前后的电厂北门路。
  60年前,八里庄是全国著名的棉纺织基地,国棉一二三厂的生产区和生活区就位于朝阳路的南北两侧。行走在京棉生活区里,曾经国棉厂的辉煌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失去了光泽,留下了一栋栋50年代风格的苏式建筑。这些刻有历史印记的建筑背后隐藏的却是各种隐患。
  “我现在住房子还是50年代盖的呢,‘跑冒滴漏’的事儿就是我‘心病’,今年雨水大,天天漏。找了几次产权单位也没彻底解决。”原国棉二厂老职工韩淑芬说道。据不完全统计,像韩淑芬家这样失修的老房子,在八里庄街道有近70余栋,都是原国棉厂的宿舍。
  “我们在做好居民服务过程中,重点关注到百姓的操心事儿、烦心事儿、揪心事儿,通过社区居民议事厅收集到居民的需求,通过党委联动包片领导,联动职能科室、联动产权单位、联动物业公司、联动志愿服务组织、联动利益相关居民,形成了有牵头儿的、有干事儿的、有评价的工作机制,通过“六点联动”,这些让居民操心事儿、烦心事儿、揪心事儿很快得到了解决,居民都特别满意。”八里庄东里社区党委书记吕东告诉记者。
  “我们充分发挥了基层‘共商共治’和‘吹哨报到’的效力,针对地区居民的操心事儿、烦心事儿、揪心事儿,形成部门合力,以居民需求为标靶,使社会建设合力有的放矢,让居民的小事基本不出社区,大事基本不出辖区,将大部分治理矛盾化解在基层。”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与韩淑芬家咫尺相距的八里庄西里社区,是原国棉三厂的生活区,属于典型的老旧小区,厂子倒闭后,物业服务缺失,私搭乱建现象比比皆是,环境一天一天变差了,因生活环境引发、导致的居民矛盾也一天天的增多了。
  
  社区居住环境提升。
  2016年初,八里庄西里社区党委在街道工委的大力支持下,引进专业物业公司和停车工作,发挥“六点联动”工作机制效力,经过两年的涵养建设,对老旧居民楼周边49处私搭乱建进行了整治,腾出了近1800平米的空间,用于规范停车,车位达到了452个,并实行专业停车服务,居民有了自己的专属车位,居民的停车需求基本得到了满足。对社区主路完成了5700平方米的沥青铺设,并实现了小区“两进两出”,初步实现了交通“微循环”,居民绕过朝阳路堵点,可以由社区直接上到四环主路。对于社区边角地带进行了“留白添绿”,实现了社区“一楼一景”,居民满意度大幅提升。
  “我们就是将居民身边的小事做好办好,居民眼前和身边的烦心事儿少了,社会矛盾也就少了,对我们的认可度也增加了,基层党组织也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八里庄西里社区党委书记毛立新说。
  据了解,今年西里社区还将对社区老楼进行门禁安装、楼门文化装饰、党员绿地认领维护、便民超市和菜站等工作,通过物业公司、志愿者、周边企业资源,建设“全要素”小区,打造“全景”楼院,进一步提升居民的生活环境。
  
  
  “解决好居民眼前的烦心事,就是化解基层矛盾的‘金钥匙’,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办好身边的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努力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纠纷不上交’的社会治理预期。”八里庄街道负责人说。
  下一步,街道将对红北、延静里等老旧小区引进专业物业公司,实行封闭化管理,逐步引导准物业服务向专业物业服务过渡转型,深度挖掘社区内的平面空间、楼宇空间、地下空间以及网络空间,引进便民菜站、文化空间等生活性服务业设施,补齐与提升居民一刻钟服务圈的短板功能和服务品质,打造“朝阳物业”居民服务品牌。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