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2022年专题 > 北京政法“星”光闪耀 > 守护正义

第六届北京市审判业务专家邱春阳:锤炼三尺匠心,抽丝剥茧打造精品案件

本站发表时间:[2022-11-22] 来源:北京政法网 作者:董振杰 通讯员 王静 陈幽燕
  二十二载基层岁月, 初心不改慎始如终。 超过五千案件积淀,良法善治铭刻心中--他是第六届北京市审判业务专家,北京通州法院行政审判庭庭长邱春阳。
  术业专攻 他是行政审判高峰的潮头勇立者
  他在法槌起落间锤炼三尺匠心,于迷雾中抽丝剥茧,打造出精品案件。
  2019年,邱春阳法官审理了某鉴定机构诉两级司法行政机关要求撤销行政处罚案。该案证据繁杂、种类繁多,光原告提交的证据就近千页,涉及伦理、权责、听证、协议等问题,他细致厘清案件脉络,将证据一项项重新排列,以时间轴形式还原案件经过,迅速确定双方争议焦点。
  针对鉴定机构能否通过协议方式将部分业务外包等法律适用难题,邱春阳创造性地将民事审判经验理念与行政审判实践有机融合,最后拿出了一篇长达58页的判决书,规范了今后此类案件的审理标准,明晰了行政机关的执法尺度。
  “行政案件无小事。要以‘求极致’的精神办好每一起案件,永远不要忘记行政法官一槌千钧的分量感。”邱春阳常对同事们说道。
  他参与审理的北京市首例国有资产保护领域行政公益诉讼案,明确了行政公益诉讼在我国行政诉讼体系中的定位与司法审查原则,确立了以对外性标准判定监管职责的可诉性。他审理的北京市首例因网约车无证经营引发的撤销行政处罚案件,精准阐释了“擅自从事网约车经营活动”的范围,完善了此类案件的执法规范。 
  护航有方 他是推动法治政府建设的赓续守望者
  随着北京城市副中心蓬勃建设发展,一揽子重点项目在通州区落地生根,一系列相关案件也涌入通州法院。
  “这方案我坚决不接受,无论如何我都不会搬走!”一起涉拆迁案件的原告,在法庭上激动地表达着自己的情绪。一边是态度坚决表示要做“钉子户”的滞留户,一边是因为项目无法如期开工急得团团转的施工人员。
  邱春阳明白冗长的诉讼周期势必影响到副中心重点项目的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到被拆迁人的实际困难,这个案子必须换一种处理思路。于是,他组织了六方人员,进行了历时20余天多达12轮的调解,最终促成双方顺利签约,项目得以快速推进。
  该案是邱春阳法官创设的诉前查访、诉中审理、诉后督实的“三环递进式疏导体系”、“N+协调小组”点对点、面对面沟通协调机制的缩影。
  在审理一起因自然资源领域违法所得认定引发的投诉举报案件时,他认为违法所得不应当扣除相关成本,但在执法实践中做法并不统一,自然资源领域亦未制定相应执法细则。邱春阳在这起案件中的思考与呼吁引起了自然资源部的注意,随后他作为唯一的一名基层法官,应邀参加该部组织的《自然资源行政处罚办法》修订研究专家座谈会。
  “作为行政审判法官,要有胸怀大局的意识,在立足主业的基础上积极延伸审判职能,以案为谱奏响出推动法治政府建设的乐章。”邱春阳在行政审判白皮书发布会上这样说道。面对市级机关入驻城市副中心后带来的案件结构深刻变革,他还带领庭室相继推出行政审判司法审查报告及白皮书5本,向行政机关提出司法建议40余次,在推动法治政府建设的沃土上向下扎根、向上结果。
  为民有怀 他是扎根基层土壤的润泽无声者
  从大学毕业到走进通州法院宋庄人民法庭开始,再到后来的漷县人民法庭、台湖人民法庭,邱春阳为人民法庭工作贡献了人生最宝贵的14年。在与基层农村社区广大人民群众打交道过程中,他锤炼了为民情怀,也积累了深厚的处理复杂事务能力。
  在一起行政诉讼案中,大法庭里坐满了当事人,法台上一字排开坐着邱春阳和其他六名法官,他们组成七人合议庭正在集中审理社会高度关注的李某等226人诉某行政机关群体案件。
  “这批案子光原告就有226人,处理起来难度很大,一旦不能妥善处理,就容易产生更多的不稳定因素。但你来承办,院里放心。”在案件审理前,主管领导对邱春阳说道。
  的确如此,人民法庭的经历已经“春风细雨”般滋养邱春阳于无形,他在庭审中沉稳应对众多当事人的情绪变化,有条不紊、驾轻就熟地控制好整个庭审节奏,历时三天最终顺利、稳妥地完成了这批案件的审理和宣判,没有引发任何负面舆情和不稳定因素。
  居三尺法台,怀四野民生。人民法庭的工作经历还让邱春阳更关注到矛盾的源头,力求寻找诉源治理最优解决方案。他总结出“知、行、解、踪、预”的诉源治理五字诀,实现了每年约30%的涉副中心行政案件于诉前化解,经验做法被 《人民法院报》刊登报道,同时被最高人民法院“行政执法与行政审判”公众号予以推介。聚焦基层执法痛点、堵点问题,他主持撰写的基层执法和基层治理方面的调研报告荣获北京法院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 他以实际行动为通州法院“多元调解+速裁”和诉源治理工作水平持续提升建功立言。
  翰墨有篇 他是行政法治研思的青灯执卷人
  打开连通理论与实务的旋转门,是邱春阳孜孜以求的目标。“在案件审理中发现问题,在发现问题后去研究问题”成为了他的习惯。
  “腰椎间盘突出”是否属于工伤认定范围呢?在审理的一起行政确认案件中,这个问题引发了较大争议。他在判决书中将复杂的医学病理,运用法律释义和证明责任与工伤认定机制有机融合,填补了同类案件裁判标准和裁判尺度的空白,显示出对劳动者的人文关怀和对工伤认定实践发展的社会责任,该案例被选入《中国法院2021年度案例》。此后他还将多年审理的典型案例凝结成册,出版了《行政审判实务案例注解》的专著,以笃行与勤思拨开“良法善治”的价值内核。
  “业精于勤、行成于思”,这是他记录在电脑桌面上的文字,也是他用心铺就的职业底色。针对行政诉讼司法建议撰写规范和行政示范判决机制程序构建的两篇文章,连续两届在全国法院学术讨论会获奖。面对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主持完成的《司法保“价”,共战疫情--新冠肺炎疫情时期涉价格执法类行政案件的司法分析及应对》调研报告,为疫情背景下规范行政机关执法尺度和标准,贡献着自己的思考和智慧。
  明心见性,不矜不伐,心胸怀远山,精细方从容。近年来,邱春阳多次立功受奖,被评为“北京法院先进法官”“北京法院党建工作先进个人”。他如崖壁上的竹,任岁月洗炼,始终不负春光、向阳而生。在新的起点上,邱春阳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行政审判为帆,以司法初心为桨,勉力助推全面依法治国行稳致远。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