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2022年专题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 英模事迹

“80后”二级英模:像是上了发条的时钟,一刻都不停!

本站发表时间:[2022-08-10] 来源:正警事儿微信公众号 作者:
  “他就像是上了发条的时钟,一刻都不停。”
  这是同事们对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北京市公安局法制总队信访支队综合指导中队中队长张国伟的评价。
  这个37岁的年轻信访干部,为了能够“随叫随到”“及时处理工作”,干脆把家租到了单位附近,但即便如此,大多数时候他仍然睡在单位、生活在单位,很多个春节也都是在单位度过的。
  很多同事打趣他:工作生活圈的直径只有500米。
  在张国伟看来,信访工作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更是公安工作的晴雨表和风向标。面对多元的信访诉求,面对群众的所期所盼,张国伟总是在焦虑时间不够用,总是能够“向前一步”,因为他的心上装着太多的人、太多的事儿……
  1
  让制度成为有用的制度
  作为综合指导部门的负责人,虽然不负责直接接待信访群众,但张国伟在梳理信访线索时,依然“习惯”和信访人一聊再聊。
  “和信访人做好沟通和交流,这是我们信访干部必须做到的,这代表着我们所代表的部门、政府甚至党组织,解决群众诉求、更好地改进工作的诚意。”
  一次沟通那是绝对不够的,张国伟总要和信访人进行很多次的交流:“一方面,了解诉求,设身处地地想办法帮群众解决困难,毕竟办法总比困难多;另一方面,通过沟通了解社情民意,为我们下一步改进工作、推出措施、完善制度机制指明方向。”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真的不容易!
  推行一项制度或措施,首先就需要找准问题,张国伟将群众在市、区两级信访部门的所有诉求汇集成档,并逐项梳理确定诉求类别,他说:“这是一项基础工程,必须得扎实。”
  问题明确了,下一步就是要分析现行的相关制度,现行制度有效、对症的,就要指导基层认真落实、跟进督导;制度不能对症的,就要建章立制或开展针对性“行动”,“这是顶层设计,必须要有效力、能落实”。
  从事信访工作以来,张国伟先后参与协调基层单位化解各类信访矛盾3000余件,研究制定市公安局层面制度机制21项,指导基层建立工作制度机制170项。
  制度建立了,他又把目光放在了盯效果和促完善上,“制度是死的,情况是活的,百密难免有一疏,盯住实施过程、盯住落实成效、盯住老百姓的反馈,才能让制度落到实处,成为有用的制度!”
  2
  钉钉子,啃骨头,解难题
  “爱学习、好研究、善总结”,这是领导和同事们给张国伟贴的标签。
  作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优秀毕业生,张国伟一直热爱钻研,曾被学校授予“公安大学五四青年奖章”。
  在公安信访工作中,最难化解的是所谓的“钉子案”“骨头案”。张国伟却靠着勤学善思的创新精神和一股不服输的韧劲,推动解决了一批“钉子案”“骨头案”,被公安部督察审计局聘为全国信访案件评查领域业务专家。
  他坚持“未诉先办”,推动信访工作与法制工作的深度融合,创新建立了案件评查、情况通报等一系列工作机制,形成了“通报、跟进、协调、督导、评查、考核”一整套信访案件管理模式,同时将督导问题和考核结果回归到事实认定、法律适用、办案程序、实体处理、法律文书等各个执法环节,切实促进了一线办案的执法规范化建设。
  目前,张国伟撰写的调研文章中有360余篇被公安部、北京市委政法委等部门采用刊发,部分调研课题被北京市法学会评为优秀调研文章。
  3
  个人的事再大都是小事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北京市公安局举全局之力第一时间投身抗疫一线。
  彼时的张国伟因为家中老人生病,刚刚回到安徽老家,从新闻里得知这一重大疫情后,家人没有挽留而是催促,他更没有犹豫而是坚定,“战斗的冲锋中,我必须要冲上去”,返回岗位后他带领信访支队青年突击队主动请缨,奔赴进京检查站支援勤务,战斗在守护首都的第一线。
  2021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能够参与到建党百年的安保工作是每一名首都公安和党员的职责所在与荣耀时刻。“作为党员,我必须要参与到活动的具体工作中!”
  随着正式活动的日益临近,他那颗渴望参与安保的心已变得越发不“安分”。但因为血液中铁蛋白含量始终高于正常指标数倍以上,注射疫苗取得安保的“通行证”,对他而言却成了一桩难事。
  为了能正常注射疫苗顺利参加到庆祝活动中,他利用本来就不多的休息时间,辗转多家医院四次核磁、十余次抽血甚至基因检测,以排除肝病和血液疾病这一制约疫苗接种的“拦路虎”,最终完成了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全部针剂的接种,并参与到庆祝建党百年活动的安全保卫任务中!
  在医生的建议下,他通过定期献血来降低血液中的铁含量,医生开玩笑地说:“高铁蛋白的O型血那可是高品质血,你这个警察算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喽!”
  4
  种下一粒种子
  一丝情怀、一股韧劲、一份担当,和那份刻在骨子里的忠诚,对于张国伟来说,并非孤立和偶然。
  张国伟的父亲年轻时,是乡镇的一名基层干部,每天他看着父亲处理乡里乡亲的家长里短、琐事杂事。那时的父亲,在张国伟心中种下了一粒“种子”:党员干部,就是要为群众化矛盾、解难题、办实事。
  张国伟的母亲年轻时,因为家里负担重,一直在家照顾家庭,但她却十分勤奋好学坚韧,坚持自学完成了大学学历教育,并靠着勤劳的双手,打拼出一番事业。那时的母亲,也在张国伟心中种下了一粒“种子”:不畏惧艰难,不畏惧困苦,跨过去、克服它、战胜它!
  张国伟的名字,是父亲遵循家谱“保家卫国”给他取名国伟,从他记事时起,长辈们便在他心中种下了一粒“种子”:爱党爱国爱人民。即便是工作之后,每次与父母见面,他们讲得最多的还是要求他对党忠诚、心系百姓,要求他尽心尽力、尽职尽责,要求他廉洁自律、慎独慎微。
  因着这份传承,从警15年来,张国伟没有一天辜负过长辈们的言传身教:他17岁考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19岁加入中国共产党,21岁成为了一名首都公安民警,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3次,荣获首都“五一”劳动奖章。今年7月,张国伟被公安部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
  2018年,他们一家人更是被评为安徽省蚌埠市“最美家庭”。
  5
  平凡·非凡
  当我们与张国伟面对面的时候,一切都不出意外。他一双眼眸炯炯有神,看起来沉稳、内敛。
  聊起“二级英模”这个新“称谓”,他有些不好意思。
  但聊起工作来,他又滔滔不绝:那一年他接待过的大妈,今年还没腾出功夫去她家里看看;今年制定的一项机制,还需要完善和落地;工作中还有几项举措,下个月记住要叮问……
  在他脑海里,这些事儿,无时无刻不在盘桓;很多人,他把他们,真切地放在了心上。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信访工作枯燥无味,还充满矛盾和冲突,但是对于张国伟来说,他热爱这个岗位,他把信访当作解决群众困难、推动公安工作发展、抒发情怀和施展抱负的大平台,他不断的沉淀自己、提升自己,克服困难、清除障碍,只为了尽全力,让自己热爱的人、热爱的岗位、热爱的事业,再好一点,更好一点!
  所以,工作圈生活圈的直径有多少不再重要,所以,对于他来说一天24个小时真的不够用,所以,所有的荣誉成为了心中的一种鞭策,所以,他才能够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成就非凡的自己!
  新时代新担当,张国伟,做到了!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