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2022年专题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 首都政法新变化

以业务质效管理“小切口” 带动实现检察高质量发展“大变局”

本站发表时间:[2022-06-24] 来源:京检在线微信公众号 作者:
  原标题:【落实全市检察长会议精神见成效】树立“大数据”思维,强化科技赋能,以业务质效管理“小切口”,带动实现检察高质量发展“大变局”
  编者按
  2022年北京市检察长会议召开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围绕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创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要求,紧贴首都检察工作的主线、主题、主攻方向,突出首都意识、首善标准、首都特色,持续深化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检察工作的实践,统筹“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与“推进检察高质量发展”,一些检察工作新举措、新机制、新做法落地见效。为生动展示全市检察机关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成效,京检君精心策划推出【落实全市检察长会议精神见成效】专栏,以资各单位各条线互相参考借鉴。
  今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认真贯彻高检院“质量建设年”部署,全面落实2022年北京市检察长会议要求,不断完善检察业务绩效考核评价制度、检察业务数据分析研判和科技赋能检察支撑机制,坚持“统分结合”,充分发挥市检察院检察管理监督职能部门的统筹作用和相关业务部门的指导作用,突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更富实效”的检察业务质效价值取向,为推进检察业务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机制支撑,全市检察供给数量增长明显,供给质效态势向好,供给结构趋于合理。
  全市各级检察机关立足自身区位特点及检察业务实际,围绕检察业务高质量发展目标,积极转变理念、创新探索、主动作为、压实责任,坚持能动管理、科学管理,树立“大数据”思维,强化科技赋能,以业务质效管理“小切口”,带动实现检察高质量发展“大变局”,形成了一系列机制举措和工作经验,取得了较好的阶段性工作成效。本期介绍东城区检察院、朝阳区检察院、昌平区检察院相关做法。
  东城区检察院
  运用“大数据”思维强化案件质效管控
  促进检察业务绩效考评工作全面提升

图为东城区检察院召开2022年度检察业务绩效考评培训暨工作部署会
  东城区检察院以“质量建设年”为抓手,充分落实2022年北京市检察长会议关于完善检察高质量发展制度环境的要求,激发检察“数据资源”要素潜能,以“大数据”思维创新业务绩效考评方式方法、运用检察“大数据”排查案件质效问题,促进检察工作向更高质量发展。
  一是以多维度案件质量专项评查为手段,积累案件质效问题“数据库”。整合数据审核、刑事裁判文书同步审查、强制措施备案审查等内部监督职能,依托专项评查精准定位办案常见瑕疵,积累案件质效问题“数据库”。数据库问题定期导入流程监控环节,实现无缝衔接,有效提升内部案件质效管控精准性。
  二是以日常通报和专项调度机制为依托,提升内部监督制约刚性。建立主管检察长牵头,检察管理监督部门、各业务部门负责人参与的专项调度工作机制。对相关重点指标定期制发案件质效“提示单”,结合周点评、月通报制度,做到数据到部门、数据到办案组,有效解决单纯依靠日常通报、口头提醒存在的重视不到位问题;通过调度整合流程监控、质量评查、备案审查等职能,对四大检察监督线索统一收集、移送渠道,汇总形成监督线索大数据,有效打破部门间监督信息壁垒。2月以来,21项办案质效指标中15项排名位居全市检察机关前5,线索移送规模显著提升,整体办案质效位于全市检察机关前列。
  三是以信息化“大数据”分析研判为基础,形成立体的业务数据分析研判会商机制。进一步转变业务数据统计分析思维方式,充分运用检察业务应用系统统计子系统,通过系统内多种统计、汇总、查询功能,实现海量“大数据”分析。例如通过“审结日期”“审结罪名”与“嫌疑人基本信息”碰撞,梳理相关人员违法犯罪线索,提示业务部门向监察机关进行移送;结合有关重点负向指标,与“追赃挽损”“认罪认罚”等案卡项碰撞,发现类案办理规律和问题。同时,依托院检委会、部门检察官联席会等形式,对常态化数据分析进行“深加工”,对异常数据进行逐个点评,实现“检察管理监督数据统计”-“类案质量专项分析”-“业务部门自查分析”相结合的立体业务数据分析研判会商机制,促进办案质效全面提升。
  朝阳区检察院
  坚持高点站位 科学统筹
  以“数字之治”推进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图为朝阳区检察院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全面提升检察业务绩效、质效工作
  朝阳区检察院积极落实2022年北京市检察长会议精神,围绕“数量是基础”工作要求,创新数据保障、需求驱动的工作机制,不断推动检察供给侧改革,实现检察高质量发展。
  一、突出数据要素基础地位,以指标数据牵引检察提质增效
  将坚持党的领导与推动质效发展统一起来。朝阳区检察院党组研究制定全面提升业务绩效、质效的工作意见,将高检院、市检察院的评价指标分解为68项工作任务,落实到检察官。实行党组成员分包“项目制”。针对落后指标,由党组成员直接牵头,层层传导质效压力。今年以来,朝阳区检察院制发纠正违法和检察建议的数量同比上升9倍,在财产刑执行监督等长期空白领域实现突破。搭建“数据贯通”的立体考评机制。将关键指标纳入党建和部门、检察官考评,以指标完成情况作为评先评优重要依据,推动党建、队建与质效提升同频共振。
  二、构建数据治理工作思路,以数据规范应用丰富质效内涵
  夯实数据治理的底层建设。数据监管落实“每日审核、实时反馈”,并引入“智检”纠错程序,以信息化辅助案卡规范填录。以数据为载体服务质效决策。确立“周监测、月通报、季分析”的数据研判机制,并结合数据变化,就重点指标开展个案评查。以数据为指引服务区域治理。做强《朝阳区犯罪态势分析报告》特色品牌,依托区政法联席会平台,融入区域社会治理。探索构建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主动建立同12345市民服务热线等公共信息平台的协作,以数据碰撞拓宽监督来源。今年以来,朝阳区检察院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的办案量同比上升4.5倍,监督履职更加有力。
  三、主动对接新发展需求,以数量增减牵引服务大局效果发挥
  积极激活法律监督属性。建立专门线索管理中心,将分散在各环节、以多种形式存在的线索信息转化为法律监督新的增长点,实现监督线索办理量同比上升95.3%。运用好指标背后的检察智慧。在实现非吸案件刑事“案-件比”同比下降1.62的同时,注重案件办理“三效”合一,追赃挽损率上升11.68%,认罪认罚适用率上升2.76%。在大力推进公益诉讼,锚定朝阳区“三化”建设目标,水环境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的办案规模同比增长10倍。推动检察监督与其他监督有机贯通。加大对行政执法人员涉嫌职务犯罪线索筛查力度,及时移交监察机关处理;向有关主管机关移送建议行政处罚、行政处分的监督线索100余条,助力构建更加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昌平区检察院
  落实2022年北京市检察长会议精神
  以高质量管理推进检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图为昌平区检察院召开2022年检察工作推进会
  2022年北京市检察长会议以来,昌平区检察院迅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和市检察院党组部署,以思想要素为引领、主体建设为基础、科学管理为抓手,以打造品质昌检、素能昌检、人文昌检为目标,推进检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以思想要素为引领,用科学管理激发内生动力推进能动履职
  昌平区检察院突出思想要素的引领作用,从检察党建与检察业务之间辩证关系的规律性认识出发,整体推进检察业务工作。2022年初,市检察院下发修订的《北京市检察机关业务绩效考评办法》后,昌平区检察院党组第一时间带头研究谋划、积极跟进、统筹部署,及时调整昌平区检察院《加强检察业务绩效考评工作的实施意见》,形成全院“一盘棋”的思想优势,充分调动各部门在不同层面的履职主动性,层层传导压力,狠抓工作落实,不断推动检察业务全面深入开展。2022年1-4月,昌平区检察院监督办案数占比较去年同期上升18.6个百分点,其中依职权主动监督案件同比上升28.3%,充分体现了推进积极履职、能动监督的良好效果。
  二、以资源要素为基础,用主体建设保障四大检察协调充分发展
  昌平区检察院贯彻“结构调整是重点”的要求,把推动“四大检察”全面协调充分发展作为重要任务,把检察资源要素配置到与职责担当相适应的领域。昌平区检察院党组在对本院近三年民事检察、行政检察、公益诉讼办案情况和人员配置情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在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部门增派有思想有干劲的中层干部和年轻干警,激发检察履职新观念、新思路和新动力,打开变“等案上门”为“法律授权必须为”的新局面。2022年1-4月,昌平区检察院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案件结构占比同分别增长了10.49个百分点、5.78个百分点和3.6个百分点,四大检察结构比得到较大优化,检察产品供给更为充分。
  三、以数据要素为支撑,用科学管理监督提升四大检察办案质效
  昌平区检察院加强“数据要素”支撑的分析研判机制,充分发挥案管部门业务中枢作用,找准检察履职短板弱项,强化业务指导的实效性。通过发布系统操作指南、案件信息填录指引、普遍性问题解答等,服务业务部门日常办案工作;通过采用结案审核、文书比对、统计核查、流程监控等方式开展全方位核查,最大程度减少检察办案中的不规范问题和数据误差;通过定期抓取指标、比对分析、发现问题、提出建议、会商研判,充分发挥指导督促作用。2022年1-4月,昌平区检察院民事审判违法监督案件检察建议数、行政执行监督案件检察建议数和侦查活动违法监督数均位居全市基层检察院首位 ,民事审判违法监督案件检察建议采纳率为100%。(文中照片均拍摄于本轮疫情前)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