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2022年专题 > 减轻灾害风险 守护美好家园 > 最新要闻

经开区举办“512”防灾减灾日集中宣教活动

本站发表时间:[2022-05-13] 来源:北京市应急管理局 作者:

  “减轻灾害风险,守护美好家园”5月12日,第14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北京经开区以线上直播的形式举办2022年防灾减灾日集中宣教活动。工委管委会一级巡视员沈金坤参加活动并讲话。

  活动首先视频回顾了经开区历年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现场,并介绍了经开区过去五年在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方面取得的进展。今年,经开区将围绕“5·12”防灾减灾日,通过下发通知及户外广告牌进行公告,在经开区官网、“北京·亦庄”微信公众号、尚亦城APP等融媒体平台发表科普文章、短视频,开展防灾减灾科普知识有奖竞答、线上直播集中宣教活动,持续深入推进防灾减灾应急科普知识进园区、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广泛开展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沈金坤指出,各单位要围绕活动主题,深入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全面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切实提升城市减灾能力,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生活中,意外和灾害随时可能发生。心脏骤停最初的4分钟内有效实施心肺复苏,往往是救命的关键。那么,人们是否知晓公共场所的急救设备都在哪里,又如何使用呢?活动现场,经开区公布了全自动除颤仪AED的配置位置,并邀请中国红十字会应急救护讲师、中国红十字会救援队队员毛晓洁结合救援案例为大家线上讲解心肺复苏等基本救护技能和AED的操作及注意事项。

  AED是一种便携式的医疗设备,它可以诊断特定的心律失常,并且给予电击除颤,可在心跳骤停时最佳抢救时间的“黄金4分钟”内,使心脏骤停患者存活率达到50%至70%。它操作便捷,非专业人员也可以用它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医疗设备。据悉,目前北京经开区“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落到实处,按照科学配置原则,已在经开区内重点公共场所完成30台AED的配置。据了解,这些AED配置分布于经开区管委会、政务服务中心、荣华街道办事处、博兴街道办事处、消防救援支队和3个消防救援站、4个亦企服务港、11所学校及部分健身场所游泳馆出入口、电梯或楼梯口醒目及便于拿取的位置。值得一提的是,以此为基础,北京经开区还将建立AED云管理平台,实现AED设备的智能化、全生命周期管理,并将其接入区级卫生健康管理平台、城市数字地图及120急救网络,实现与公安、交通、应急等相关部门的应急联动,为急救病人提供更合理的调度、转送、交接方案,形成社会急救和院前、院内急救无缝衔接、融合发展。

  “两手同时发力,右手稍稍地向前方去切左手往上扬,要求把患者的头抬起来,大概90度左右,鼻孔冲天即可,捏住患者的鼻子,张大嘴把患者的嘴包住,大家注意观察患者的胸廓是否有明显起伏……”毛晓洁老师首先详细讲解并演示了心肺复苏的关键要点、注意事项,并指出成人、儿童、婴儿等不同的群体心肺复苏救护技术的区别。随后介绍了AED与心肺复苏的关系,并演示了使用AED的整个流程。毛晓洁老师呼吁,希望每一位市民都能掌握紧急救助的知识,在他人出现紧急情况时,及时施以援手,通过有效施救挽救更多的生命。

  最后,活动现场公布了5月7日至11日开展的经开区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竞答活动的获奖名单,并在参与5月12日当天直播活动的近万名线上观众中实时抽取了幸运观众,送出防灾减灾主题精美文创产品。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