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老助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随着老年生活的日益丰富,老年人所面临的法律问题多发,尤其是财产权保护、委托理财、外出游玩等财产权益纠纷愈发凸显。9月28日,在重阳节即将到来之际,昌平法院召开“涉老年人财产权益纠纷典型案例”新闻通报会。
通报会上,昌平法院通报该院涉老年人财产权益纠纷案件审理情况,并发布四起典型案例。典型案例中,既有老年人在旅游、保健等消费活动时发生的纠纷,又有与子女因个人财产处置而引发的争议,为老年人敲响了警钟,提醒大家提高防范意识,谨慎处分财产,守好养老“钱袋子”,安度幸福晚年。
其中,昌平法院审结的一起旅游公司“跑路”案件受到关注。该案中,赵老汉于2018年在某公司办理会员卡,并支付8万元服务费。该公司承诺,办会员卡可赠送一次日本游轮免费旅游,并附赠高价保健品,入会后还可享受每年3次长线旅游,由公司承担70%的费用,并可享受每年25次免费一日游至三日游不等,服务期限为终身。办卡后,公司按约安排了日本游轮,并组织赵老汉国内游玩了4次,随后便因经营不善关门“跑路”,赵老汉无奈之下诉至法院。法院审理后认为,赵老汉与公司协商成立旅游服务合同,双方应按照合同履行约定。现公司未履行主要合同义务,赵老汉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公司退还相应费用。最终,法院判决双方解除旅游服务合同,公司退还赵老汉旅游服务费7万余元。
据了解,2017年至2021年,昌平法院共审理涉老年人财产权益民事案件8514件。该类案件呈现受损领域相对集中、经济因素与情感因素混杂现象突出、案涉事实查证存在困难等特点。
对此,昌平法院审委会专职委员郑维岩建议,老年人要提高防骗“免疫力”,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养生保健理念,不贪图蝇头小利,警惕所谓的免费活动。作为子女应多关注老年人精神需求,了解其生活动态,减轻老人孤独感。
此外,昌平法院呼吁严格行业监管,促进规范履约。加强养老行业整体监管力度,规范养老服务行业准入,对商品服务中出现的夸大宣传、虚假承诺、强制服务等不良经营行为予以严肃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