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保险消费市场的繁荣及公众风险意识的增强,众多保险消费者已养成为自己或家人购买人身保险产品的习惯,各类人身保险纠纷案件也随之显现。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即将来临之际,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涉人身保险纠纷案件的审理情况。
据了解,自2019年到2022年,西城法院共审结人身保险合同纠纷案件292件,案由包括人身保险合同纠纷及健康保险合同纠纷、人寿保险合同纠纷、意外伤害保险合同纠纷等。其中涉及如实告知义务审查的案件占到全部案件七成以上,通过电子方式投保而引发的争议在人身保险纠纷中占比高达76.3%。西城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赵莹介绍,人身保险合同往往内容冗长,且其中有大量专业概念、医学术语,普通投保人难以准确理解。加之个别保险销售人员开展业务缺乏诚信,诱导消费者盲目投保,极易导致后续无法正常赔付引发纠纷。
针对此类案件中的高发性风险,西城法院建议投保人在签订保险合同前应认真研读保险条款,在未清楚了解合同内容前,不要签署确认函。在订立保险合同过程中,如实回答保险公司的询问,客观填写健康状况问卷、投保单。对于投保公司,应严格规范经营行为,加强保险销售人员管理,依法履行对免责条款的提示和明确说明义务,最大限度保障投保人的知情权、选择权。
此外,西城法院呼吁监管部门应当建立完善的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加强引导保险公司科学厘定产品价格,简化投保、理赔流程。建议保险行业协会应持续不断开展保险产品条款标准化、简单化、通俗化工作,加大对消费者保险知识的普及宣传力度,引导投保人理性投保维权、保险人诚实守法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