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2023年专题 > 同行!灾后重建 政法先锋在一线 > 检察情暖 共渡难关

闻“汛”而动 风雨同心!

本站发表时间:[2023-08-31] 来源:京检在线微信公众号 作者:
  受台风“杜苏芮”影响,7月29日至8月2日,北京市遭遇了特大暴雨灾害。暴雨期间防汛救灾、转移群众,灾后家园重建、秩序恢复等,均需各方联动、勠力同心。北京检察机关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坚持党建引领,坚持人民至上,闻“汛”而动,集结检察干警深入一线、奋战一线,投身抗洪抢险,支援灾后重建,以实际行动彰显首都政法铁军的担当!同时,北京检察机关立足检察职能,通过出台服务保障措施、为群众提供法律指引、依法严厉打击各类涉汛涉灾犯罪等系列措施,切实践行抢险救灾与检察履职双重责任,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保障社会大局稳定贡献检察力量。
  京检君将以房山区检察院、门头沟区检察院服务保障抗洪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情况为视角,讲述首都检察人在这场特大暴雨灾害中的“风雨同心”——
房山区检察院
闻“汛”而动、坚守责任
  坚持人民至上,全力做好抢险救灾、着力抓好能动履职、奋力保障灾后重建,共选派干警206人次深入一线抢险救灾——
  01以汛为令,奔赴一线
  坚守职责,充分发挥领导带头作用。汛情预警以来,房山区检察院党组充分发挥“头雁”作用,带队抢险救灾、协同调度、疏导转移群众,彰显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的责任担当。
  众志成城,赶赴抗洪抢险一线。针对大石河流域决堤紧急情况,该院响应区委号召,迅速成立由党组副书记带队的20人抗洪抢险小分队,连续奋战十余小时协助转移群众、搬运防汛物资35000余件。
  强化统筹,确保机关安全度汛。及时成立检察长任组长的防汛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应急处置、人员调度、社会稳定、综合保障4个工作组,做好预案、加强值守,筑牢机关安全防线。
  房山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钟达先作为窦店镇包镇领导,收到汛情预警第一时间联系窦店镇,冒雨前往乡镇,和乡镇负责同志一起深入地处低洼地带的刘平庄村、丁各庄村、芦村等风险地域查看积水点位、疏导转移群众;协调社会力量支援1600余人次、440台套设备开展抽排积水内涝清淤等重建工作,并赶赴安置点慰问安抚受灾群众,鼓励大家坚定信心重建美好家园。
  接到支援全区防汛工作的紧急通知后,房山区检察院干警纷纷主动请缨,不到20分钟,由该院党组副书记、政治部主任顾建军带队的20人支援队伍就已集结完毕,迅速前往居民安置点投入救灾工作。他们之中,既有临近退休的老检察人,也有刚刚入职的检察新兵……此时此刻,他们有了共同的名字——检察志愿者。
  02全力以赴,灾后重建
  组织力量,积极支援灾后重建。房山区检察院专门成立50名党员组成的先锋队,随时应召,并安排4名干警加入全区进山突击队、2名干警加入区灾后重建专班。第一时间联系来自受灾严重乡镇的市、区人大代表,主动问需、提供志愿服务。检察干警积极参与清淤抢险、捐款捐物、对口支援等多项灾后重建工作,共选派8批次干警支援清淤,摸排统计乡镇600余户受灾危房情况,筹措援助资金10万余元。
  强化引导,主动提供法律指引。制作“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期间法律知识”系列微信和法律指引手册,梳理涉洪涝灾害常见的法律问题,为人民群众灾后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提供积极参考;全院10个党支部主动对接窦店网职学院、东风街道、向阳街道等安置点,百余名干警提供法律服务。
  房山区检察院“e同行”法治宣传先锋队前往安置点,慰问受灾儿童80余人,捐赠学习用具、应急食品等生活必需品600余份,传递检察温度。
  03“双重责任”两手抓、两促进
  坚持主动服务,及时出台保障措施。立足检察职能,针对救灾期间可能引发的四大类涉法涉诉问题,房山区检察院及时开展分析研判、形成专项报告报区委政法委,为党委决策提供参考。同时,针对风险隐患,及时制定《房山区人民检察院关于服务保障灾后重建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九条措施》,坚决依法惩治破坏社会面秩序稳定的刑事犯罪,对一般性涉灾矛盾柔性执法、积极化解,助力灾后重建在法治化轨道上运行。
  法定职责必须为,能动履职促重建。强化数字赋能,通过对受灾信访人与在办案件被害人数据碰撞比对,对符合司法救助条件刑事、民事、行政诉讼监督案件申请人,及时救助,缓解燃眉之急;与受灾最严重的乡镇对接,依托检察服务e站,协助开展释法答疑、接办12345工单等工作,全力融入灾后基层社会治理;在相关社区设立检察服务e站流动站点,成立临时党支部,抽调12名干警就近参与受理群众涉法诉求,努力化解矛盾、维护稳定。
  房山区检察院集结专业力量,对因灾害引发的房屋受损、车辆被淹、快递泡毁等灾后群众迫切关注的22个法律问题进行梳理,印发《防汛抢险救灾工作法律知识指引》,依法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挺膺担当,向前一步
  闻汛而动、冲锋一线,选派干警150余人次投入“清淤大会战”;将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与防汛救灾恢复重建的“双重责任”有机融合,全力以赴助力门头沟区再现“绿水青山”靓丽容颜——
  01党建引领 筑牢抢险坚强战斗堡垒
  领导班子靠前指挥、带头行动。第一时间成立由党组书记、检察长任组长的防汛抢险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工作方案,迅速出台《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检察院关于服务保障我区防汛救灾重建工作的十项举措》。院领导班子带队前往社区了解受灾情况并开展慰问、协助社区清淤,捐赠矿泉水等应急物资百余箱,帮助解决救灾善后燃眉之急。
  党员干部奋勇争先、连续作战。全面做好极端天气应对方案,成立38人防汛专班,坚决筑牢机关内部安全防线。积极响应区委“清淤大会战”号召,先后分6批150余人次参与清淤清障工作;为受灾群众捐款,以检察担当助力家园重建。
  青年干警挺身而出、冲锋一线。组建党员突击队和志愿服务队,选派6名优秀青年干警全脱产参与区防汛救灾专项工作组,其中4名干部挺进深山区清水镇开展防汛抢险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
  洪水退去后,路面泥泞不堪、寸步难行。门头沟区检察院分6批次派出共计150余名干警,协助清理小区路段、路边花坛及单元楼内淤泥,入户帮助居民清扫积水、搬运涉水家电等,帮助解决因山洪灾害导致的社区内路面泥泞、烂泥堆积等问题。
  02能动履职 多措并举服务救灾大局
  “一对一”主动联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了解受灾情况。院党组带头,主动向基层一线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询问受灾情况及实际需求,提供涉灾涉汛法律咨询服务;与20余名涉企人大代表联络,跟进了解企业灾后复工复产情况及涉法涉诉需求。
  依托“检察官+镇街政法委员”联络机制建立检察绿色通道。进一步建立服务基层镇街、参与灾后治理的检察绿色通道,及时协助镇街开展矛盾纠纷化解、提供法律咨询。共对接门头沟区9镇4街政法委员,实现灾后联络全覆盖。
  主动联系对口帮扶村清水镇李家庄村。将灾后重建工作纳入该院与李家庄村第三期党建共建工作计划中,以“生态检察驿站”探索与“民主法治村”建设为抓手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助力减灾补损。
  门头沟区检察院第一时间与对口帮扶村清水镇李家庄村进行对接,入户了解该村生产生活物资缺乏以及经济作物受损和减产的情况,将灾后重建工作纳入对口帮扶第三期党建共建工作计划中,推动重建美好家园。
  03双重责任 法治护航地区灾后重建
  坚决做到“五必访、五对接”。即案件当事人、代表委员、未检观护基地、公益诉讼联络点、行政机关“五必访”,镇街政法委员、区司法局、区看守所、区城指中心、区域重点企业“五对接”,将检察职能与区域防汛救灾大局紧密融合。
  开通未成年人心理援助通道。依托“门头沟检察”微信公众号,通过专业心理咨询团队及未成年人案件检察办公室,为重大自然灾害后出现应激心理的未成年人开展免费评估及心理援助,给予未成年人温暖关怀。
  结合检察履职,防范安全风险。加强“12345+12309”涉汛涉灾线索分析研判,全面排查该院汛情期间在办刑事案件被害人司法救助线索;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推动解决灾后垃圾转运处理、食品药品安全、道路安全等难题,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迅速出台涉汛涉灾法律问题指引。联合区司法局、区法院、区律师协会制定《门头沟区防汛抢险救灾法律问题指引(一)》,全面解答人民群众关注的人身财产权利保障等法律问题。
  汛情发生后,门头沟区检察院及时关注群众诉求,第一时间编印防汛抢险救灾法律问题指引,采用“一问一答一法律依据”的方式,全面解答区域人民群众关注的人身财产权利保障等问题,做好群众法律知识普及工作,回应人民群众关切。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