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公益法律服务促进会成功举办第三方社会力量参与基层社会矛盾调处工作能力提升专题培训

本站发表时间:[2022-09-09] 来源:北京市公益法律服务与研究中心 作者:

  为提升律师、人民调解员、老兵志愿者等第三方社会力量参与基层社会矛盾调处化解工作能力,做好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2022年9月1日-2日,北京市公益法律服务促进会在北京商务会馆成功召开第三方社会力量参与基层社会矛盾调处工作能力提升专题培训会。市法学会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雷建权出席培训会开班式并讲话,促进会副会长王越宏出席会议,开班式由促进会秘书长王春霞主持。会议围绕学习贯彻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信访工作条例》、诉前调解和退役军人优抚待遇等内容,邀请市委宣讲团、市信访办、市高级人民法院、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等单位相关专家和领导进行了专题培训。第三方工作专家约300余人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参加此次专题培训。
 
  市法学会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雷建权在讲话中,首先对促进会和第三方专家积极参与基层社会矛盾调处化解,在保一方平安、促一方发展的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促进会和第三方专家的下一步工作方向提出了四点希望和要求:一是要坚持实践导向、问题导向,促进社会矛盾调处化解取得更大实效;二是要坚持学习、勤于实践,不断提升社会矛盾调处化解能力;三是服务法治、笃行不怠,共同为法治建设做贡献;四是要加强建设、搭好平台,引领好首都公益法律服务。
  市委宣讲团成员、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党校副教授李冬梅以《开启新时代首都发展新征程,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解读》为题,从报告总体特点切入主题,从根本遵循: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成绩经验:五年春华秋实,五年勤耕不辍、奋斗目标: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北京篇章、 行稳致远:更加奋发有为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等四个方面对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作了详细解读,极大激发了促进会第三方专家坚定公益法律服务初心、积极参与首都公益法律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
  市信访办来访接待处副处长范中伟结合北京市信访工作实际情况,以《<信访工作条例>出台后的来访接待工作》为题,就新颁布的《信访工作条例》的重大意义、适用范围、主要内容、信访工作体制、办理信访事项的规定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讲解,取得了良好效果。
  市高级人民法院立案庭四级高级法官李福华以《北京法院多元调解与诉调对接工作机制》为题,从为何建立矛盾多元调解、多元调解的主体、多元调解工作流程和配套保障措施等方面,对北京法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发挥第三方社会力量的作用,大力开展诉源治理和诉调对接等情况进行了详细解读,受到与会人员的热烈欢迎。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拥军优抚处四级调研员赵洪杰围绕贯彻落实《退役军人保障法》《退役军人、其他优抚对象优待证管理办法(试行)》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规定,结合北京市实际,就退役军人优待证的等相关政策进行了解读,重点介绍了优待证的基本情况、优待证的申领流程、优待证的功能等相关内容,受到参会人员的好评。
  促进会副会长王越宏代表促进会对本次培训活动进行了总结,并对促进会今年下半年工作要重点落实的四项工作进行了部署,并提出了相关希望和要求。一是要提高站位,高标准做好二十大前的各个场所、各类信访案件的接待、评议化解终结等服务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二是要密切配合,高质量做好市法院系统“百件信访案件大化解”工作。三是积极参与,高起点做好退役军人矛盾纠纷调处和多元化解工作。四是厚植优势,高效能调动各分支机构和会员单位及第三方专家的积极性主动性,积极推进社会矛盾化解、访调对接等工作向纵深发展。
 
 


    分享到: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郜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