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今年十一 少了位民警东生哥

本站发表时间:[2019-10-09]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

  记者采访时翻拍的派出所展示墙上王东生生前照片

  这个国庆假期,是北京公安民警一年中最忙的日子。十年前的国庆,北京市公安局公交总队天安门站派出所一级警长王东生因有效疏导大客流,荣立个人二等功。可今年的国庆,闲不住的东生哥却没能和战友们一起奋战。

  两个月多前,49岁的王东生在派出所突发疾病,因公牺牲。离开东生哥的日子,同事们仍然时常念叨他。他们说,当失去他的时候,才会意识到曾被他的爱所包围。

  一个把工作干到极致的人

  天安门站派出所的走廊里至今还挂着两张东生哥生前的照片,一张在搬运后勤保障物资,一张是戴着胶皮手套通下水道。“东生哥就是这样,无论干什么都特别认真细致,是个将工作干到极致的人。”所里的同事望着照片感叹。

  29年前,王东生脱下军装,穿上警服。刚满20岁的他,来到号称“地下十里长街”的北京市公安局公交总队天安门站派出所工作。纠纷调解、安检督导、突发警情处置,他都做得扎扎实实;每一个地铁站的客流规律、治安特点,地铁站区职工、安检员乃至保洁员的信息,他都记在脑中。

  十年前的国庆,因为赶上60周年大庆,地铁站客流量突然激增到前有未有的程度。

  那时候,地铁还没有安装屏蔽门,人员拥挤极易发生踩踏、跌落等不堪设想的后果。王东生带领警区民警穿梭于各站口、站厅、站台间。站台里疏导客流、服务群众,站口外适时限流、开放闸口全靠他们把控。

  一连七天,王东生从电台里传出的声音,由洪亮变得沙哑。因为应对疏导有方,工作业绩突出,他荣立个人二等功。

  2012年,由于身体原因,王东生辞去警长职务,干起了后勤保障工作,其中一项主要职责就是管理辅警。按理说,这都算二线岗位了,犯不上再“较劲”了,可他又把这么一个工作干出了彩儿。

  为了掌握每个人的特点,王东生自己列了一本“台账”,给每个辅警建立一份档案,从家庭信息、生活困难到个人爱好,无所不包。打开王东生的文件柜,所里90多个辅警,每人一个牛皮纸档案盒,整齐有序。

  2016年,因为辅警队伍管理规范,公交总队挂牌成立了“王东生杰出民警工作室”,并组织其他单位观摩学习。

  工作29年,王东生先后荣获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3次,个人嘉奖6次,总队优秀共产党员2次。

  一个总有奇思妙想的人

  别看照片里的王东生五大三粗的,可同事们都说,大事小情找到东生哥,总有法子解决。记者跟着民警在所里转了转,随处可见他的奇思妙想。

  派出所有道铁栅栏门,每天民警辅警出出进进,关门时都会哐啷啷作响,尤其到了晚上,难免影响周边居民休息。于是,有居民来派出所反映这一情况。只过了一个中午的工夫,大铁门竟然悄无声息了。原来,东生哥把两条自行车内胎连在一起,一头系在铁门门闩上,一头和墙体相连。轮胎的弹力让关门的力度得到缓冲,噪声也控制到了最小。

  指挥室里有好几部电台,为了线路有序,使用方便,东生哥手工打造了一个多层置物架,把几部电台摆放整齐不说,还在每层隔断边钉上个挂钩,专门用来挂话筒,用起来特别顺手。

  指挥室里的磁力白板也是东生哥买来的,上半部分用来张贴各种文件要求。下面是用车排班表,他用可打印的软磁力片,给所里每个能动车的人打印了一张名帖,谁出车,只需要把名帖吸在磁力板上,换人就换个名帖,再不用涂写擦改。

  辅警的宿舍有一处管道因为老旧时常滴水,容易滋生蚊虫。东生哥听说猪笼草可以喝漏的水,吃进来的蚊虫,特意买来几盆挂在宿舍旁边的管道上。

  东生哥就是这样心细,把单位当成家一样来打理。

  一个无处不在的热心人

  同事们早已习惯了东生哥的无处不在。无论谁需要帮忙,无论哪个岗位缺了人手,他总是第一个出现的人。

  打击队警长孙震的腿摔伤了,在医院检查完已经是凌晨4点多。孙震本以为是值班民警来接他,车门一打开,来的竟然是东生哥。“那天不是他值班,我都不知道他从哪儿得到的消息。”更让孙震难忘的是,回到所里,东生哥还要背他上楼,任凭孙震怎么推辞,东生哥执意把他背到二楼宿舍。人到中年的东生哥背着180斤的孙震,在狭窄的楼梯上腾挪。

  还有一次,东生哥把突发高血压的同事紧急送到医院治疗,在医院一测血压,自己比患病的同事还高。

  警区抓到了嫌疑人,东生哥总是主动提出开车送嫌疑人去拘留所,就为了让熬夜抓人的同事能多休息会儿。他总惦记着别人的身体,却绝口不提自己那一身的病。

  对于自己工作了29年的派出所,东生哥更是倾尽所有心血。去年底,派出所搬迁到新驻地时,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东生哥基本没回家,盯着装修改造的大事小情。完工后,他又带着辅警们,拼装好宿舍的上下铺,把36个房间全部打扫一遍,让同事们拎包进驻。

  派出所的地下室有间小仓库,东生哥多年积攒下的“家当”全在这儿。去世的前一天下午,东生哥听说卫生间的灯泡坏了,因型号特殊,所里和总队都没有存货。他立马从小仓库里找出合适的灯泡装上。他早知道这个灯泡特殊,便提前买来备着。谁也没想到的是,同事随手拍下他蹬着梯子修灯的照片竟成了东生哥在世上的最后一个定格。

  离开东生哥的日子

  7月26日晚上,东生哥加班住在单位。11点多,他在微信群里回复了辅警的最后一通信息。

  第二天一大早,同事们觉得身边少了点什么。再一琢磨,东生哥呢?每天这个时候,他肯定已经在所里转悠,楼道里必然传出他的声音了呀。打他手机,没人接听。去宿舍敲门,无人应答,可他的皮鞋却分明摆在门口。

  同事们撬开了门,发现那个时刻闲不住的东生哥,窝在墙边,一动不动。大家赶紧拨打急救电话,将东生哥送往医院。经过两天的抢救,49岁的东生哥还是走了。

  得知东生哥去世的噩耗后,同事特意拍了张亮灯的照片告慰他:“东生哥,你看,灯亮了,很亮……”

  一晃,东生哥已经走了两个多月了,同事们的心里就像突然缺了什么,空落落的。这两个月里,大家还会经常念叨起他。上周,所里一个送饭的不锈钢大桶坏了,内勤民警只得向总队报修。旁人语气凝重地感慨:“东生哥要是在,一会儿就能修好。”

  东生哥的故事就是这么琐碎。但作为一个普通民警,几十年如一日,把琐碎的事情和平凡的工作做到极致,把别人的事都当成自己的事,把派出所当成自己的家,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平凡。

  是的,东生哥并没有多么轰轰烈烈的事迹,然而他就像一束光,虽然没有火那样炽热,却已将他周围的世界照亮。本报记者 孙莹 文并摄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郜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