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的来历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时值中秋佳节,北京市密云区人民检察院里也有很多离家工作的“异乡人”,他们体会着“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无奈,虽然有的人离家只有两个小时的车程,但是他们为了工作时常加班,放弃了和家人团聚的机会……
在这个月圆人团圆的日子
他们有一封家书
邀寄思念
↓↓↓
密云检察人的中秋情结
亲爱的爸爸妈妈:
今天出门前看到窗台上疯狂生长的碰碰香,不仅想起妈妈栽种它们时那瘦小的背影,宁静而温馨。前天晚上爸爸又给我发了一篇文章提醒我要把每一件小事做好,还在:“单位给了你饭碗,同事给了你配合,服务对象帮你创造成绩,批评者让你完善自我,所以要懂得感恩”上画了圈圈。临近中秋,不能回家跟你们团聚,总有一点落寞跟惆怅。
想想这么多年来,最感激的还是你们。在我成长的路上,一直伴随着你们无私艰辛的付出,在我奋斗的路上,你们始终是我坚实温暖的后盾。上学的时候,你们常说“好好学习就是孝顺”工作的时候,你们常说“努力工作就是对父母最好的回报”。
记得那天我开心的告诉你们我发了工资,并把第一份工资转给你们,但被拒收了。爸爸说:“我们知道你的心意就好”,妈妈还给我发了红包表示祝贺……想到这里竟莫名有点心酸。
中秋至,丹桂香,异地赏月寄乡愁。看到这封家书希望妈妈坚强一点,不要伤感。因为中秋过后国庆节马上就要来临啦。
愿爸爸妈妈开心平安健康!
政治处 王慧洁
亲爱的家人们:
又是一年中秋,又是一年不能跟你们团圆的中秋。说起来惭愧,自从上了大学之后,就没能在你们身边一起过过中秋。
常说月到中秋分外明,那也是,月是故乡明啊。犹记得小时候过中秋,心里是既期盼又欣喜。在月亮还未高高挂起,还害羞似的躲在树梢后的时候,我就早早地把桌子摆到院子里,一盘一盘地放上月饼、葡萄、苹果等,来来回回四五趟,来来回回地摆放着盘子。就这样摆弄着,月亮也慢慢地从树梢爬上了半空。每到这时,我就迫不及待地叫着“爸爸妈妈,快来呀,月亮圆了。”爸爸妈妈听闻就出来了,“爸爸妈妈快看快看,月亮圆了……”
细细想想,那时候并不懂团圆究竟有何意味,也不懂为何这一天要赏月,只是觉得有好吃的好玩儿的便是孩子最大的乐趣。待长大成人后方才理解了对于远在异地、跟父母不能团聚的游子们来说,那份故乡情,那份亲情才是我们中秋赏月的记挂。
每逢佳节倍思亲,又是一年中秋,又是一年期盼团圆的中秋。
政治处 刘敏
亲爱的爸爸妈妈:
家里的天气很凉了吧?出门赏月记得多穿些衣服啊……螃蟹寒气太重了,今年气温比往年低,就不给你们邮寄了……月饼的甜度太高了,爸爸有糖尿病,妈妈吃甜的睡不好觉,千万别买太多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这个20几岁的青年一提起你们就像老年人一样开始碎碎念,念叨得你们都嫌我烦,像极了当年你们叮嘱我长大的样子……
想想自己已经在外快十年了,你们可能早已习惯了我不在家的日子,我也习惯了假日里没有家人在身边的生活。可是上班后这几年啊,想把你们接到身边的感觉越来越强烈啊,我想陪着你们在潮河边散步,想带着你们去山里转转,想领你们去感受北京的历史气息,想让你们享受首都先进的科技、医疗、文化等等条件……
你们总说我怎么越大还越依赖你们了呢,其实我只是单纯的想告诉你们,爸爸妈妈,别再担心别在忧虑,我过得很好,现在开始,让我来照顾你们吧……
公诉部 王艺璇
有一种景是心中景
有一种情叫思乡情
家乡美景虽不能时时见
却已牢牢记在心里
因为那是关于团圆最初的记忆
此时
让我们仰望星空
对想念的人说一声
节日快乐
热点解读
更多直击一线
5月13日,北京朝阳法院向未成年被告人小丽的监护人发出“家庭教育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