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2021年专题 > 致敬首都监狱戒毒卫士 > 榜样故事

董浩:浩然正气指路人

本站发表时间:[2021-02-05] 来源:北京监狱与戒毒微信公众号 作者:杨宇光

18年风霜变迁,18年高墙坚守,无论是“轻舟已过万重山”的顺境,还是“雪拥蓝关马不前”的逆境,都不曾改变他对警察职业的崇高敬畏。他是董浩,天堂河强戒所九大队支部书记、大队长,自2002年警校毕业至今,默默坚守在戒毒战线上工作了18个年头,秉公用权是底线,规范执法是手段,公正文明则是价值追求,他恪守警察之志,全心做好指路人。

他是身体力行的排头兵

作为回归指导期的大队领导,为深化传统文化教育在回归指导区戒治工作中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董浩提出了“三个100%全覆盖”工作目标,即“大队领导班子参加学习培训100%覆盖、30岁以下年轻民警学习培训100%覆盖、强戒人员参加传统文化学习培训100%覆盖”。为此在学习和践行中,董浩时时处处率先垂范,领学先学,伴学促学。带头第一批参加读经典培训,带头第一个讲授传统文化夜课堂,带头第一次在队内开展强戒人员论语经典课程培训。与此同时,董浩还积极为新入职民警搭建成长平台,安排年轻民警积极参加培训,努力打造传统文化学习的人才团队。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他第一批进入封闭执勤,带领队伍从严寒到初春、至盛夏、入深秋,完成一次次艰巨任务。疫情防控期间,如何优化警力配备、合理科学筹划强戒人员戒治生活、降低强戒人员恐慌情绪、排解民警封闭压力,都是摆在他面前的难题。他第一时间联系住区临时指挥部副总指挥商讨研究戒治内容、训练计划和疏导方法,并就当前大队班组建设、团体活动开展、戒治需求等展开研究。趣味运动会、读书分享会、“孔子课堂开讲”论语经典戒治教育,一系列活动在全面落实防疫措施的同时,在他所在的大队开展的有声有色。

他是教育矫治的践行者

在戒治工作中,董浩认真研究出所大队强戒人员基本特点,潜心钻研戒治理论,积极探索戒治方法,日常工作中将严格管理作为队伍建设的基础,在实践中摸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在戒治工作中,董浩结合大队民警能力特长和性格特点,科学搭配班组,成立专业戒治小组,承担大队攻坚任务;创新制定巩固维持期大队“12345”工作模式、强戒食堂“十三项工作流程”以及“3521”安全检查工作机制,提高工作的精细化水平。探索开设“民警夜课堂、戒治大讲堂”,积极打造所管人员戒治教育文化阵地;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教育,通过开展情景式读经典、经史合参读经典学习培训活动,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救人的戒治目标。

通过组织强戒人员学习和践行传统文化,“典”亮其心路之灯,推动所管人员由内向外、由质到量、由心到行的改变,自年初开展经史合参读经典活动以来,董浩将经史合参读经典活动与大队一日生活制度进行科学融合,建立了早有晨读、晚有分享、餐前诵经、正课抄经、每日一善、每日分享的学习机制;将每日分享会中典型的案例记录归纳总结,在培训中作为大家学习的范本和教材。通过组织开展优秀作业、优秀学员评比活动,激发动力;通过情景演绎、知识竞赛、主题演讲等多种形式,深化认识。目前,大队传统文化学习氛围蔚然成风,同道和谐家园文化悄然显现,在队所管人员违纪率和出所人员操守保持率效果凸显。

他是秉公执法的引路人

2019年5月份,强戒人员吴某妻子因车祸去世,情绪低落。为了激发吴某的积极性,董浩制定了岗位使用赋能规范养成、科学戒治强化亲情教育的“两步走”工作方案,安排吴某担任食堂炊事员的岗位,并鼓励他参与经史合参、每日正念、“每日一问”等戒治活动,感悟孝悌、激发内心,促使吴某由内而外发生着根本的改变,幡然悔悟后的他不仅能够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更作为大队的“小教员”,多次开展亲情教育。

回归社会后,吴某一直保持着良好的操守,为了表达谢意,专门给董浩送来了礼金,当场被义正言辞地拒绝。18年的职业生涯,董浩累计拒绝强戒人员及其家属请托十余次,在诱惑面前保持了初心和品格。

董浩以岗位为载体,将个人价值和教育矫治事业融为一体,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从担任大队长至今,所在大队党支部连续4年获评局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大队荣获北京市司法行政系统“十九大维稳安保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随着大队规范化建设水平的提升,民警也实现了快速成长成才,累计有十余人走上领导岗位,二十余人次获得局级三等功、嘉奖,四十余人次获得“优秀班组建设”等称号。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高煦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