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法律服务进社区活动现场。
党建引领律师、律所健康成长,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律师、律所精细化管理,优秀律师回馈社会,北京市西城区律师行业呈现蓬勃发展趋势。近日,《北京西城报》专版对西城区律师队伍的建设情况进行了报道。
大手拉小手——一对一捐资助学活动
三八妇女节公益律师为西城区妇女咨询服务
日前,24名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品学兼优但家境贫困的学生来到了北京,虽然赶上酷暑,可是首次走进首都的孩子们还是兴奋地登上长城,走进故宫、奥林匹克公园和北京大学,还品尝到了北京烤鸭和庆丰包子。而为这次“爱心之旅”出资和组织的,是西城区中盈律师事务所党支部和金台律师事务所。
其实,由西城区司法局、区律师协会共同开展的“大手拉小手——一对一捐资助学”活动,每年都会举办这样的爱心之旅。自2015年3月启动以来,“大手”已经拉住了218名喀喇沁旗贫困学生的“小手”,捐款共计58.8万元,西城区律师还走进贫困学生家庭,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好好生活,将来回报社会。
捐资助贫只是西城区3500余名律师、242家律所回报社会的一个缩影,西城区司法局以党建引领律师行业发展,助力律师、律所成长的同时,引导他们回报社会,达到“双赢”。
党建引领助力律师成长
以案释法大讲堂
截至目前,西城区共有律师事务所242家,律师3500余名,律师行业党委下辖律师事务所党组织109个,覆盖律所206家,其中律师事务所党委2个,党总支1个,独立党支部88个,联合党支部12个,功能型党支部6个,律师党员近1380名。
西城区建立了党员律师组织关系接转与律师执业同步办理制度,将党员律师流动管理与实习、执业、调动、年度考核环节全程衔接,督促党员律师亮明身份,自觉接受党组织管理,基本实现了党员教育管理动态化、日常化。
此外,西城区在推荐优秀律师参选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时,事先征求律所党组织意见,大力推行律所党组织班子成员和决策管理层党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制度,倡导书记从党性强、群众威望高、业务能力强的党员律所主任、党员合伙人中选配,真正发挥党组织在律所决策和管理中的作用。
七五普法义务法律咨询
“离红墙最近的律师协会”。西城区司法局着力加强律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下发《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任务清单》,组织开展践行“红墙意识”大讨论、学习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深入贯彻十九大精神等一系列学习教育活动,为各律师事务所党组织配发学习资料600余册,组织支部学习70余次。通过集中培训、专家授课、交流研讨等多种方式,切实提高律师队伍的政治站位,坚决把“红墙意识”融入骨髓,筑牢西城区律师队伍绝对忠诚的政治品质。
各律所党支部坚持“业余、小型、多样”的原则,采取集中培训、网络教育与自学等多种形式,着力强化党员律师的“四个意识”,培养打造具有西城律师行业特色的党建品牌,涌现出德恒、建诚、观韬、天元等一批先进典型,得到了司法部、市委和区委的肯定和好评。
党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个律所。西城区司法局对全区242家律所进行逐一走访,动态掌握全区律师行业党建基本情况,夯实党建基础台账。凡有3名以上党员的律所,都督促其成立独立党支部;党员人数不足3名的律所,依据就近就便原则组建联合党支部;对存在流动党员、暂时无法建立党组织的律所,建立功能型党支部,并积极发现政治素质高、群众基础好、业务能力强的青年律师,列入入党积极分子重点培养。
同时,西城区司法局注重支部书记能力提高。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党务基础知识和党建工作技能作为培训重点,采取以会带训、专题辅导的形式,对支部书记每年培训1至2次。西城区司法局还投入27万余元,为每个支部配发了党建工作工具书等,建立了党建工作图书角。
“三服务”吸引优秀律师向党组织靠拢。西城区司法局将社会治理和保障民生项目上的优势资源优先向党建工作做得好的律所倾斜,使党建工作建立在广大党员律师业务发展需求的深厚基础之上,激发了年轻优秀律师的入党热情,各律所对党建工作的重视程度也有了明显提升。
这正是西城区司法局创新的“三服务”机制发挥了作用,即机关党委为行业党委和律所党支部服务,律所党支部为党员律师服务,党员律师为群众服务。同时,西城区司法局创新互动共建机制,开展了机关党支部与律所党支部“同创共建促和谐”结对活动,做到“会议联开、学习联搞、活动联手、实事联办”。此外,还创新常态联系机制,建立了局领导和机关干部联系律所党支部、局机关党委委员联系律所党支部、司法所联系律所等制度,促进了律师行业党建工作的全面开展。
“一所一档”大数据分析
分类服务和管理律师队伍
法律服务进军营
西城区司法局律师执业监管科为全区242家律所建立了242份档案,所谓“一所一档”,精确掌握每家律所的情况,便于管理的同时,更为提供精准服务奠定基础。基于“一所一档”的大数据,区司法局为不同特点的律师和不同类型的律所提供不同的培训,进行分类服务。
坚持多层次、多梯队人才培养方式。针对律师培养,西城区司法局突出领军人才培养,通过业务研修、专家论坛等方式,对律师骨干进行重点培养,着重提升律师领军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团队组织能力。抓好青年英才培养,通过举办“青年律师集训营”、“新执业律师培训班”等活动,强化业务培训,全方位提升青年律师综合素质,为区域储备优秀青年人才。着眼法律实务,打造品牌论坛,全年组织“庭审思维与语言业务”、“金融证券业务合规和监管”、“房地产开发法律风险防范”等具有引领性和前瞻性法律问题的大型实务论坛6次。围绕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着重做好金融、知识产权、投融资、涉法信访、化解矛盾、政府法律顾问等专项法律服务领域的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全区律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积极参与立法调研,做好新法新规培训工作,在新法新规出台后及时进行深度解读,不断提高全区律师实务能力。2017年全年累计培训律师2000余人次。
优化执业环境,加强司法系统内人才交流。西城区司法局组织“建立和谐法律职业共同体座谈会”,推动解决律师执业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联合区律协、检察院、法院举办多届“控辩审三方论坛”,在实践新《刑事诉讼法》的过程中,通过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切实落实律师执业权利,改善律师执业环境,提升律师队伍的法律服务水平;起草《证据交换工作办法》,与区检察院进一步落实“庭前证据开示制度”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机制,维护律师合法权益与执业尊严;在全市率先开展“刑辩律师进入西城看守所义务咨询”活动,累计开展咨询活动50余次,300余人次得到了律师队伍专业的法律服务。
法律服务进社区
创新培训形式,实现优势法律资源共享。西城区司法局与政府机关、民主党派、高等院校合作开展横向联办新形式,让法官、律师、高校学者、政府官员、公司高管齐聚一堂,共话法律服务中热点、难点问题,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成果共享。通过给项目、配导师、搭平台,以律协青年工作委员会为依托,充分挖掘、重点扶持优秀、青年法律人才,推荐10名青年律师作为区青联第二届委员会候选人;鼓励律师参政议政,为法治政府建设建言献策。2017年,西城区1名律师当选市党代表,1名律师当选市人大代表,3名律师当选市政协委员,1名律师当选区党代表,3名律师当选区人大代表,9名律师当选区政协委员。
“依法诚信公正执业”,加强律师职业道德建设。深入开展律师队伍警示教育活动、全面依法治国教育、依法尽职诚信执业教育、执业纪律与组织观念教育等专题教育活动,切实提高律师队伍的职业操守;进一步完善“两结合”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司法行政机关、律协、律所齐抓共管的行业纪律监督体系,充分发挥律师协会行业自律作用,提升律师事务所规范化管理的水平,规范律师队伍依法、依规、诚信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