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 > 法学研究

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频发,少年司法离儿童利益最大化有多远

本站发表时间:[2019-08-13] 来源:人民法院报 作者:

  近日,检察机关将建立全国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信息库的消息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九检察厅厅长史卫忠介绍说,涉及未成年人相关行业入职查询和从业限制制度也在推动形成中。

  近年来,一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呼吁建立儿童性侵强制报告制度,建立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者信息数据库并公开其信息,部分地区也在进行试点探索。但因涉及对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存在目前对不报告的法律责任后果不明确,对公开性侵前科劣迹人员的标准、范围、程序不明确等短板,亟需立法作出明确规定。

  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任贤良在近日召开的2019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研讨会上透露,我国相关管理部门和立法机关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问题非常关注,正在抓紧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积极推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制定起草工作。

  北京市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建议,公检法机关需要设立办理未成年人案件的专门机构,加强对专门机构办案人员的培训,提升司法人员办理侵害未成年人权益案件的专业化水准,真正打造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未成年人保护警察、检察官和法官队伍。

  “希望公检法司等部门建立相互协作的‘政法一条龙’工作机制,结束各部门单打独斗、各自为政的局面,形成少年司法工作全国一盘棋,实现儿童利益最大化。”最高人民法院少年法庭指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江继海说。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郜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