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是有别于电视电影、广播电话、报纸书刊等传统媒体,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体系,以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数字报纸等数字化媒体为传播载体的新型媒体形态。新媒体以其海量承载、即时传播、互动传播等传播优势,迅速的被广泛应用,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从而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传统媒体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也为电视民生新闻带来巨大挑战。电视民生新闻是以电视为传播媒介,以民本思想为传播理念,以民众生命、生存、生计、生活和生产事件为传播内容的一种新闻节目类型。面对新媒体时代的冲击和影响,电视民生新闻唯有不断创新发展,并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法律规制,才是新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之道。
新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发展中呈现的新问题
传播主体多元化问题。传统电视民生新闻是单平台传播,是由传播主体电视台向受众者传递民生新闻,受众不能参与其中,传播主体单一,播出时间既定,收看地点固定,受众群体相同。而新媒体时代的电视民生新闻,传播主体呈现多元化特色,网络平台、App、公众号、微博、视频直播等移动客户端成为受众获取新闻的主要方式,受众群体通过参与传播,转播信息,发布资讯,即时互动,实现由传播客体向传播主体的角色转变,成为新闻传播的主要角色。传播主体与传播客体整合成为数量庞大的传播群体,为民生新闻管理带来一定难度。如何对多元化的电视民生新闻主体进行法律规制,如何提高传播主体的新闻法律素养,是电视民生新闻主体管理的一个崭新课题。
传播渠道多样化问题。传统电视民生新闻是单向、线性的一次性电视播出,传播方式单一,传播渠道窄,传播速度慢,时效性差,互动性低。而新媒体时代的电视民生新闻,弥补了传统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缺陷,呈现传播渠道多样化、传播行为互动化、传播速度即时化特色。除电视机外,手机、电脑、PAD等数字终端是民生新闻传播的主要介质,网站、App、公众号、微博、直播平台等移动客户端是民生新闻传播的主要媒介,通过民生新闻的多样化传播渠道,推动电视民生新闻的快速、高效、即时和互动传播。如何对多样化的传播渠道进行法律管理,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开展电视民生新闻传播,如何使电视民生新闻传播更高效,是电视民生新闻渠道管理的一项重要课题。
传播内容复杂化问题。传统电视民生新闻传播信息的主要来源是记者采编、新闻发布会和群众线索等,这种新闻线索来源单一,新闻采编模式固定,导致电视民生新闻内容同质化严重。而新媒体时代的电视民生新闻,新闻信息获取的渠道多种多样,新闻网站、视频网站、微博、公众号、App等新兴媒体,都是电视民生新闻的重要来源方式。丰富多彩的信息内容来源,为电视民生新闻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选题资源。民生新闻传播内容的复杂化,如果没有严格的新闻监督把关机制,很容易滋生虚假、暴力、色情、低俗等不健康内容。如何对复杂化的电视民生新闻内容进行法律管理,如何引导电视民生新闻舆论导向,是电视民生新闻内容管理的一项重要使命。
新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发展问题的法律规制
传播主体的法律观念规制。传播主体承担着电视民生新闻“制作者、传播者、把关者”的神圣职责,传播主体素质直接影响着民生新闻质量。对多元化的传播主体增强法律责任意识,运用法律手段为民生新闻保驾护航,是电视民生新闻事业创新发展的需要,是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建设的需要。对传播主体的法律规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最重要的是培养传播主体的法治思维观念,提升传播主体的法律素养。在新媒体时代,传播主体是个全民性概念,全民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是进行法律规制的重要条件,要重视全民法律法规学习,加强法治教育,培养法治思维,培育法律意识,增强法律知识,传播法律理念,宣扬法律价值,弘扬法治精神,养成法治习惯,提高法治能力,提升法律素养,依法传播新闻。
传播渠道的法律制度规制。对多样化的传播渠道进行法律规制,是新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的关键。首先是明确法律规制标准。确定传播渠道的合法性与非法性,传播平台的注册与非注册,如何界定法律规制的标准,是开展法律规制必须明确的问题。其次是构建法律规制体系。坚持科学立法,制定适合国情的新媒体法律制度,完善新媒体传播法律体系,为民生新闻的创新发展提供系统法律保障。再者是加强法律执行效率。提高新闻主管部门的新闻执法能力,坚持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依法治理新媒体传播的各类违法现象,提高法律执行效率。最后是加强法律规制合作。新媒体时代传播平台开放性程度高、无国界限制,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法律规制体系,要加强新闻传播渠道的国际化合作,构建跨国新媒体法律规制合作机制。
传播内容的法律监管规制。对复杂化的传播内容进行法律规制,是新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的本质要求。一是加强源头法律把控。提高民生新闻内容质量,就要从源头上对传播内容进行法律把控,在保护公众隐私的前提下,实行新媒体信息发布实名认证制,规范传播主体的网络行为。二是加强事中法律监管。实行新媒体内容分级制度,规范网络信息发布流程,构建新媒体法律监管体系,对传播内容监督管理,坚决杜绝不健康信息内容传播。三是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大力推行传播行为行业自律,制定完善的新媒体道德规范,自觉遵守网络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自觉履行网络信息服务自律义务,自觉维护民生新闻传播内容健康。四是加强舆论方向引导。健全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确定正确舆论引导方向,传播民生新闻内容正能量,提升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综合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