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服务中心作为服务人民群众诉讼搭建的一个平台,同时也是人民法院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因此,研究和探索“四化”举措,全面建设集约高效、多元解纷、便民利民、智慧精准、开放互动、交融共享的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为来院群众提供 “一站式、立体化、集约化、信息化”的诉讼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纠纷解决一体化。纠纷解决一体化是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设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 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的意见》的有效举措,建议着重从基础建设和职能定位入手,推进诉讼服务中心转型升级。一是升级基础设施,加大司法便民力度。按照“柜台式办公、窗口式服务、门诊室受理”的原则,将诉讼服务中心分为综合服务区、候访服务区、立案服务区、集中送达服务区、集中保全服务区、调解速裁服务区、信访服务区、执行服务区及司法便民服务区等,整合诉讼服务中心、诉讼服务网、12368诉讼服务热线“三位一体”功能,为来院群众提供丰富快捷的纠纷解决渠道。二是优化职能定位,完善司法利民举措。今年以来,河南省灵宝市人民法院共提供咨询服务3100人/次,接待来访群众107人/次,联系约见法官750人/次,12368诉讼服务热线接受各类查询、咨询268人/次,真正让更多群众感受到司法的温情和关怀。
送达保全集约化。将送达、保全工作集中于诉讼服务中心,提高诉讼执行效率。一是科学建队,集中送达。由资深法官领队,注重新老搭配、类型搭配。针对不同区域的送达流程路线图,预设多项送达障碍应对方案,获取送达地址确认书,强化送达约束。灵活运用预约送达、直接送达、留置送达、邮寄送达、委托送达、转交送达、代收送达、公告送达等送达实施事务。二是优化配置,精确保全。组建保全团队,对时间、地域跨度较大的保全案件统筹优化、邻近地区的集中办理,为申请人权利的实现奠定基础。对于申请保全的标的物做到材料齐全、审查严格、手续完毕,保证确权精准,最大限度减少双方因保全问题造成的不必要损失。
诉讼服务智能化。一是合理布局,科学规划。根据法院审判特点,从布局装饰等方面对诉讼服务中心作出人性化设计,以文化内涵优化环境。二是建设功能强大的局域网、流程网、法院网和先进的技术控制中心和监控安保中心。推广并应用“河南移动微法院”,实现网上立案、网上缴费、在线调解、跨域立案等,将诉讼“指尖化”。引进机器人“小法”,配合导诉员现场解答群众法律疑惑。逐步实现电子卷宗扫描、纸质卷宗移送“双同步”,推进电子卷宗深度应用。今年以来,灵宝法院共提供网上查询2170人/次,电子卷宗调阅270人/次,让当事人感受到司法的便捷与温馨。
队伍管理精细化。一是打造新时代政法“铁军”。强化党建工作,教育广大干警自觉把讲政治的重点放在忠诚履职、依法公正高效文明清廉服务每一位当事人。认真落实“五个严禁”等铁规禁令,完善和细化审判纪律和制度,决不允许让制度规范沦为“稻草人”。二是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建立服务承诺、文明接待、首办负责、一次告知等规章制度,配备诉讼须知电子滚动屏、开庭情况电子滚动屏等多项人性化便民服务设施,利用诉讼服务大厅公告台向群众推送法院官网网址、举报电话、电子信箱,通过微信“二维码”评议等,多举措畅通群众监督渠道。
(作者系河南省灵宝市人民法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