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局新河强戒所离退休干部第九党支部书记杜再勤、第十党支部书记赵长春就是我们两个支部的领头雁。第九、第十党支部同在一个小区,为了整合资源、发挥合力,两个支部经常合作开展党支部建设工作,一同开展组织生活,这两个支部是由家住城里的几十名离退休党员群众组成,居住分散,远近都有,远的有住石景山、通州、昌平等地,两个支部80岁以上的老人占6成,还有长期生病活动不便的党员,所以组织大家学习活动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尽管这样,两个支部每次学习活动时到会人数仍能达到30余人。党员能积极热情地参加学习,得益于两位书记的同心协力、积极奉献。两个人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带领八名支委,齐抓共管,把支部搞的有条有理、有声有色,形成了一个团结战斗的坚强堡垒。
杜书记主抓党建学习,在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他不仅多次组织党员收听收看重要会议和专家教授的专题讲座,还自己找材料、查资料给党员们上党课,为了讲好一堂党课,他广泛搜集资料、录视频、做幻灯片,充分利用直观素材,使党课做到图文并茂、绘声绘色,如《维护党的核心权威》《苏共解体的前后》《十九大对党章修改的意义》等党课,效果甚佳、反映极好。大家聚精会神地听讲解,全神贯注地看视频,课后大家还积极热情地参加讨论,表决心、做表率,突出了正能量,进一步提高了两个支部的组织生活质量。
赵书记是个“老黄牛”,主抓两个支部的后勤生活保障,比如慰问品的发放、报刊的保管、春游体检的登记上报等工作,他都亲力亲为,从来不出差错。发放物品看似简单,但是并不轻松,老同志很多,年老体弱的老同志大部分要等到子女有空才能来领取,时间不一,赵书记家住六楼没有电梯,但只要有人打电话来领东西,近八旬的他基本能做到随叫随到,有时一天五到六趟,从无怨言,让人敬佩。
两位书记为了大家有个好的学习环境,对活动站下了不少功夫,在离退休干部科的帮助下,墙壁中央悬挂了鲜红的党旗,两侧配有党员誓词、党员义务、党员权利、领袖语录等宣传板,走进活动站让人感到浓厚的政治气氛,令人肃然起敬。新空调、超大屏电视、报刊杂志阅览架让人赏心悦目。改造过的厕所加装了坐便马桶,新刷的墙壁、明亮的顶灯、崭新的暖气片让大家十分开心。两位书记还十分关心老同志,每次来学习都为大家准备好开水热茶,老同志就像到家了一样,格外温暖,十分高兴。
2018年底,第九党支部被评为局级“先进基层党组织”,赵长春书记被评为“时代老人”。在两个支部召开的党员评议会议上,与会党员一致认为支部搞得好,主要是两位书记的榜样精神好,有了标杆我们就有了目标。九支部委员尚松瑞深有感触的说:“我虽然住得远一些,可一到学习日,凌晨四点我就醒来了,六点就出发来学习,往返四个小时的路程,虽然长,但我一直坚持,因为我知道每次学习都有新的内容,能有新的收获,辛苦和累也就不算什么了。还有一次我因家里琐事缠身,把学习日期给忘了,但接到书记的电话提醒后,我立刻放下碗筷,打车过来参加学习。这一切我都觉得值得!”十支部的党员王春柳、贾名兰,在这次民主评议会上被评为优秀党员,两人住在一个小区,每次学习开会,两位老同志(一位87岁、一位84岁)互相搀扶坚持过组织生活,从不请假。王春柳同志还积极参加所在居委会的公益活动,被评为参加社区公益活动的先进人物。
在两位书记的带动下,两个支部的好人好事层出不穷。九支部副书记寇天喜得知同组党员仇啟林犯病在家、无人照顾,立刻赶到仇啟林的家中打通120,挽救了他的生命;“七一”献爱心捐款活动中,有人说夫妻捐一份就可以了,但九支部的倪绍美、陈剑侠夫妇坚持各捐各的,徐学菊、郭春和夫妇也是各捐了100元。大家都说,这是两位书记的榜样力量感染了大家,带动了大家,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作者:王玉林 北京市监狱(戒毒)管理局退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