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杨书君,1962年出生,中共党员,1984年7月分配到天堂河农场工作,先后担任过小队长、教育干事、车间主任、商店经理,负责过行政后勤、工会、戒毒康复等工作,2015年9月退休。
不忘初心跟党走 牢记使命勇向前
退休后,我始终不忘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和使命,强化理论武装,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学政治理论知识,主动定制了北京市委宣讲家网站的月刊《大讲堂》,坚持学习《党员e先锋》《学习强国》,认真领会上级精神,时刻保持与党中央和上级党委的高度一致。积极参与组织建设,协助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注重搞好邻里关系,主动参与社区环境建设,利用个人所长帮助居委会做好宣传工作,弘扬好人好事和正能量,受到了当地居委会和党支部的一致好评。
注重良好家风的塑造和养成。我的爱人是大兴区的一名教师,儿子是大兴区医院的大夫。我在支持爱人搞好教育工作的同时,经常教育儿子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业务上虚心向老同志学习医术,医德上时刻从病人的角度出发,充分体谅病人的身体需求和心理需求,以减少病人的病痛为职责,以成为病人的知心朋友为目标,医患关系和谐友佳。
多姿多彩新天地 绘就最美夕阳红
2017年,我加入北京市大兴区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抗战人物口述史课题组,成为一名文化志愿者。和协会其他同志一起历经13个月,以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文化为核心,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深入挖掘整理抗日战争期间发生在大兴区的重大历史事件和老八路、老党员、堡垒户、民间爱国人士的英雄事迹及爱国情怀。本着抢救挖掘、还原历史、风貌完整、确保真实的原则,让革命文物活起来,把革命文物利用好、革命传统弘扬好、革命文化传承好、先烈后人感觉好,促进红色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坚持有址可寻、有物可看、有史可讲、有事可说,主题突出、导向鲜明的工作方向。克服了年代久远、线索难寻的困难,历经春夏秋冬足迹踏遍大兴及周边县市,行程两万公里。采访抗战老兵以及抗战先烈的后人、知情人350余人,查阅对照各种档案资料100余万字。完成抗战人物口述史60多篇,积累视频资料100小时,照片千余张,形成大兴抗战史和抗战人物口述史30余万字。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为传承红色文化,传播正能量,教育子孙后代牢记革命英雄先烈,永远跟党走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退休三年多来,充分发辉自身在摄影摄像和影像后期制作方面的特长,积极与大兴区史志办合作,记录拍摄大兴区拆迁、建设方面的变化,完成照片近万张,视频100多个小时,为大兴区留住乡愁、记录历史留下了宝贵资料。
2018年以来,我与大兴区电视台合作,以《厉害了,我的国》为主题,坚持每月定期到北京市未成年犯管教所,对出监人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形势热点和国家新政策有针对性地对即将走向社会的罪犯开展引导和心里帮助,受众人员近800人。对出监人员重拾生活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昂扬奋进新时代 砥砺前行再出发
退休以来,我始终坚信,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没有终点,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没有尽头,学习没有止境。在新的历史形势下,把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作为共产党人的灵魂和精神支柱,缺乏理想信念精神上就会得“软骨病”。世界观是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身上的“钙”,心中有理想脚下才会有力量。在我党近百年的发展历史中无数先烈为了理想献出了宝贵生命,我们付出一点又算得了什么呀。
今后我将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名共产党人永远追求的目标,做到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不断强化党性修养、服务社会大众,履行好文化志愿者、摄影记录者、帮教工作者的使命职责,以更优异的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作者:杨书君 北京市监狱(戒毒)管理局退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