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 > 老有所为 > 夕阳风采

人老了 心要静

本站发表时间:[2019-06-18] 来源:北京政法网 作者:苏玉明

  一、我退休后,养老金多了,生活质量提高了,可是,突然老伴儿走了,天天觉得和我吵嘴的人回不来了。家没了,日子实在不好过了。我有一子三个女儿,孩子们还算孝顺。可是时间不长,儿子突然也没了,心中悲惨极了,这个坎实在不好过,我就天天想,儿子三岁得了小儿麻痹症,右腿落了个残疾,上小学六年级时,就在粗布上画各种姿势的小猫,叫商店为他代卖;上初中时,他刻了一个印版,在半袖的白背心儿上印刷长城等景点,星期天出去卖,帮家里过日子。参加工作后,特艺公司保送他上了工美大学,后提升为工美大师,国家级室内设计大师。55岁就走了,他的身影天天在我的眼前转,我就关进斗室度时光。时间不长,就众病蜂起了。“心”就不静了,行动也不能自理了,有时下地不能站立,有时突然休克,有时晕倒,孩子们就给我聘用了保姆。

  二、有天,收到了支部创办的《学习园地》,号召大家投稿儿,我就试着写了一篇学习心得,很快就在市《政法委老干部园地》上发表了,我看后觉得出了加油站,全身都是劲儿,就开始写小文儿了。“心”就静了,再加上走出斗室,深入社会,广交朋友人生活的就充实了。

  时至今日,岁月如流时逝去,天天写小文儿过十年了,写各类小文儿约10万字。我还把这些文章一篇不缺的装订成册,支部定名是《苏玉明短文集》。现在我87岁了,我感谢支部给我创造了这个写小文儿的机会,通过写小文心静了,保住了我的老命,这话并不过分。

  三、结合我写小文儿的亲身经历,近年我又想起一些理,就是人老了,“心”要静,我的体会和认识的内容是:

  “静”《大学》有言,“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我享年87岁了,在我的老年人生中,深深的体会到,“静”能养心,“静”能益智,“静”能织成,“静”能遏制众病蜂起。“心”唯有静下来,才能颐养天年,如果再加深认识,就是把“心”静下来,这是一种涵养,这是一种智慧。“心静”还是一种气度,一种修养,更是一种素质,一种生存的本领,这可真是心收静里取真乐,放眼长空得大观。福哉,乐哉。

  四、民间有句老话,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像我们这些90岁上下的老人,在家里,千万不要以四世同堂老太爷自居,更不要倚老卖老,还是多找个“心静”为好。

  (作者:苏玉明 北京市监狱(戒毒)管理局退休干部)


[供稿单位:北京市监狱(戒毒)管理局]   [责任编辑:李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