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家水,男,汉族,1976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1993年12月参加工作,2010年10月从事司法警务工作,现任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法警大队副大队长。
花家水先后多次被最高人民法院、北京市高院、昌平区委政法委评为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并荣获个人三等功和嘉奖;2010年至2017年连续七年被北京高院评为司法警察技能大比武训练标兵和警务信息工作先进个人;2017年,在全国法院北京赛区举办的“做合格司法警察”主题演讲比赛中荣获三等奖;2018年,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全国法院司法警察先进个人”。
18年军旅生涯 打下坚实基础
1993年11月到2010年10月,这18年是花家水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时期。期间完成了178个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其中68个国家政府首脑、武装团体访华仪仗司礼任务,以及98个国家元首访华路线警卫、95年世界妇女大会、3届世界警察年会、96年邓小平逝世追悼大会、香港和澳门回归、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08年奥运会以及国庆阅兵等安全保卫任务。
这一段时期对花家水来说,有过苦、有过累,有过泪、有过笑。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军旅生活伴随他度过了难忘的18年。这18年,培养了花家水坚强的意志力,同时更养成了不怕吃苦的精神,为他之后走进法院成为司法警察,取得诸多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军队到法院 第二个战场
2010年10月花家水来到昌平法院,从事司法警察工作。“责任、担当、牺牲、奉献。从军队到法院,我觉得这些都是相通的,也可以说,来到法院,我就像是来到了第二个战场。”在昌平法院的8年,花家水实现了从军营普通一兵到法院干警的转变和成长:年平均安检当事人27万人次、处置影响庭审秩序和法院安全的突发事件420余起、押解刑事被告人6368人次,安全行车50万多公里……
刑事提押是法院审判任务的重中之重,也是花家水的主责工作,可以说危险和风险共存,压力和挑战伴随。2014年昌平法院审理了一起交通事故案件,庭审过程中原被告双方的家属产生了一些冲突,甚至在庭审结束后,在囚车还押的必经之路上聚集。花家水及时发现这一情况,通过电台布置警力,让囚车先行。等囚车安全驶离后,对围堵囚车的人员进行安抚和批评教育。正是由于花家水及时发现了危险的苗头,使得一场潜在的风险得以避免。
“作为一名合格的法警,一定要负责任,要敬业,有担当。”花家水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也对同事提出口号:没有事故,只有故事。
心有小家不忘大家 敢担当才是榜样
在警队里,花家水虽然年龄不大,但也已是上有老、下有小,正是人生负重爬坡的艰难阶段。说到家庭和工作出现矛盾时,他苦笑道:“我一般都是报喜不报忧,也省的家里人担心。”2017年10月的一天下班后,花家水正准备去学校接孩子放学,这时警务指挥中心发现一名老上访人员滞留法院坚决不走,于是他顾不上家远和接孩子,独自带领两名法警耐心做当事人的工作,直至晚21时许,亲自将当事人安全送出法院大门后,才赶往40公里外的学校将孩子接回家中,此时孩子早已饥肠辘辘,还未曾吃晚饭。
对于这样的事情,花家水的爱人和孩子均未责怪,而是表现出极大的理解和支持。对于家人在背后默默地支持自己,支持自己的工作,花家水更有信心,将司法警察这条路走下去。
从橄榄绿到警服蓝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回想起这8年的司法警察工作,花家水说:司法警察是一个平凡职业,但它却是一个“平凡在法警岗位,崇高在百姓心里”的高风险职业。既然选择了他,就热爱他,做好他,只要坚持走下去,相信一定会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从橄榄绿到警服蓝,从军旅梦到法治梦,不忘初心,继续前行!”——这是花家水从警后的誓言。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会一直坚守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