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 > 政法先锋

拒绝百万年薪,95后的他成为“警营创客”​

本站发表时间:[2021-08-02] 来源:北京政法网 作者:
  他是一名“95后”
  已成为警营科技青年骨干
  拥有2项国家专利
  5项软件著作权
  他入警6年
  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
  被评为“北京榜样·最美警察”
  改革创新先锋
  月度“平安之星”
  这份不凡的“成绩单”属于
  北京市公安局通州分局
  民警魏建力
  大家好,我是通州分局警务支援支队视频警务中队魏建力。我是创新道路上的“朝圣者”,也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警务科技实践者。下面,我就用四段经历,讲述一下我的“坚持创新”之路。
  前世今生
  我的“前世”是一个非公安院校的小白,一个“白帽黑客”。2011年,我踏入大学的校园,专修信息安全专业。组织校园第一届网络与信息安全保密大赛;率领我校团队参加全国信息安全大赛;研发“基于二维码的安全登录系统”并成功申报“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可以说“创新”成为了我四年大学生活的“缩影”。说到“今生”,那便是我如今警营创客的身份。2015年毕业时,互联网安全公司向我抛来橄榄枝。很多公司都是以趋利为主,他们创造的价值对于我来说并不是我所追求的。偶然的机会,我在网上看到北京市公安局的招录公告,我发现我的技能在公安工作中能发挥作用,于是我最终选择放弃了高薪的工作,毅然踏入了警营……
  破局重生
  第一天入警报到,面对陌生的专业和工作,迷茫和失落就充斥着我的大脑。“不抛弃、不放弃,把简单的小事做到极致”这是我给自己的承诺。上班时间,我跟着所里的同事们从最简单的内容学起,从最费时费力的工作做起;休息时间,我在宿舍里打造了自己的“小桌角”,想方设法充实自己的专业领域知识,用自己的所学所长为派出所业务工作服务……
  说到“重生”我还要感谢一个人,那就是警营科技创新的“大咖”——张旗。大家都说我遇到了一个好师傅,他为我答疑解惑,把自己积累的知识和实践经验“倾囊相授”,并且还给我定了一个“小目标”,一年内必须考取高级工程师和名牌大学研究生。我每天挤出时间复习,师傅也每日检查我的学习进度、复习笔记,哪怕是不在单位时,师傅也会电话抽查我的学习进度。最终我成功拿到清华大学工程管理硕士的录取通知书。
  在领导的支持下、师傅的帮助下,我坚持“创新”思维赋能实战,“4S”技战法、“数据联查法”“社区网格化改革可视化导引”等一个个“金点子”,让我实现了从“0”到“1”的“破局”,并逐渐成长为派出所的青年骨干。
  嬗变图强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特别荣幸,我们赶上了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好时代。作为最年轻的高级工程师,在参与通州区“雪亮工程”后端系统规划建设时,我带领团队在全市率先创新研发了十余个智能化应用系统,并获得2项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在服务安保工作、打击破案、城市治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配合组建了120余人的视频智能化应用队伍,建立联动处置机制,总结20余种技战法夯实“技战法矩阵”,编撰我局首本《科技信息化实战应用经典案例汇编》,并向全局推广,直接协助抓获各类违法犯罪人员1000余名,破案700余起。
  行稳致远
  “疫情防控刻不容缓,作为年轻党员,关键时刻必须冲锋在前。”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大年三十晚上我便主动请战,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亲爱的,对不起,现在疫情当前,我有责任有义务为国家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咱们的婚期先拖一拖吧……”就这样,疫情防控期间,我先后两次延后婚期。
  “大数据战疫”没有先例可循,“有需要就创新,有难题就攻克!”我和团队的队员们短短几天就创新研发了10余个数据模型,每日筛查各类相关人员近万人,实现了“数据跑赢疫情”。
  想不完的点子、编不完的代码、建不完的模型,通宵达旦研究是常事,这就是我们每天陀螺般旋转的工作写照。但我知道脚踏实地地办好“小案”,就是在用实际行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我用“数据”搭桥,精准对接一线民警实战需求,负责规划设计建成了全市领先的大数据合成研判中心。我和团队设计研发了打击“盗非”模型并成功服务实战,先后协助抓获200余名“盗非”人员,挽回群众损失20余万元,荣获大数据建模比赛“十佳模型”,形成了“大数据服务实战”的宝贵经验。
  入警6年,我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近期又被中央政法委评选为月度“平安之星”。 我是无比幸运的,站在了“副中心警务科技匠人”的肩膀上,跨学科攀登警务科技的高峰。站在百年辉煌的新起点,我将坚守初心使命,在科技兴警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以“青春之我”为副中心高质量发展和平安北京的建设,拼搏不止、赓续奋斗!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于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