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务 > 小政手册 > 通知公告

北京将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 先期试点的“房山经验”将在全市推广

本站发表时间:[2020-12-14]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

  原标题:北京将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 先期试点的“房山经验”将在全市推广

  2020年至2022年,北京将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从市政府日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目前各区、各部门陆续制定普查工作方案和实施方案,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本市还将推广普查工作“房山经验”。

  2020年1月份以来,根据国务院普查办的统一安排,北京市选定房山区开展全灾种、全链条的普查试点工作。截至11月底,房山区全部完成了试点范围内的8大类、22小类、78项调查任务,8个牵头部门完成所有调查数据的汇集,探索完成了试点范围内主要灾害风险评估和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工作。

  房山区应急管理局局长王春年介绍,通过此次试点,房山区初步摸清了灾害风险的底数,首次采集了全部382384栋房屋建筑信息,首次建立了1949年以来完备的历史灾害库,首次完成了全区减灾资源能力的系统性调查,形成了涵盖灾害危险、灾害损失、减灾救灾等全门类、全要素的数据成果。

  “此次普查具有显著的综合特点。”王春年解释,从工作内容上看,涉及地震、地质、气象、水旱、林草、住建、交通等12个大的专业方向;从业务范围来看,既包括各行业数据的采集,也包括5个单灾种评估区划和综合性的评估区划,还包括后续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的应用,全业务闭环。

  房山区的普查工作为2021年全市全面开展普查工作奠定了基础,其试点经验也将在全市推广。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阎军介绍,本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在全国属首次,通过开展普查,将首次实现自然灾害风险要素调查、风险评估、风险区划和综合防治区划全链条普查。具体来说,普查对象包括与自然灾害相关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市、区两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重点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部分居民等。涉及的自然灾害类型主要有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森林和草原火灾等。普查内容包括主要自然灾害致灾调查与评估,人口、房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系统、三次产业、资源和环境等承灾体调查与评估,历史灾害调查与评估,综合减灾资源(能力)调查与评估,重点隐患调查与评估,主要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以及灾害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

  本次普查标准时点为2020年12月31日,分三个阶段组织实施。2020年为普查前期准备与试点阶段;2021年将清查登记,全面调查,汇总分析;2022年主要任务是评估与区划,编制灾害综合防治区划图,汇总全市普查成果。(任珊)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郜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