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你听说没有,李四被人从网上骗了50多万,可惨了!
王五:那么多钱!肯定是他太贪心才上了人家的当,要我绝对不能够。
面对网络诈骗,你是不是也像王五那样有信心抵挡?
刚开始的时候延小检也是这么觉得,直到办理了各种涉及电信网络诈骗的案件,了解诈骗分子的种种“骗术”之后,有了一种“倒吸冷气”的感觉。他们的陷阱五花八门,手段虽并不算特别高明,但在当时那些“话术”却能紧紧抓住被害人的心理,一步步引诱其自愿交付财物。
为此,延小检有了深深的忧患意识,迫不及待地想要跟大家分享一下当下诈骗分子所运用的各种手段,给大家打个“预防针”。毕竟我们没有机会当“事后诸葛”,在面对诈骗分子的时候就要始终保持清醒。
以下为真实案例中被害人的遭遇
陷阱一
“谎称为你解除平台失误的操作”
不法分子会冒充购物平台客服或者是银行工作人员,告知由于客服的错误操作,你被错误地注册为平台代理,或者是申办了一项业务,导致每个月会从你的银行账户中自动扣除几百、几千元的费用,要解除扣费的话,需要将你的银行卡及资金情况反馈到银联中心,并以验证账户为名要求把钱转到指定账户。
陷阱二
“谎称向你推荐股票盈利”
利用你炒股的习惯,以向你推荐股票信息为由互加微信,后通过所谓的“专业知识”博取你的信任,将你拉入推荐股票群,进而要求你下载使用他们推荐的APP或软件,当你向该APP或软件充值后,发现该平台无法登陆,微信也被拉黑。
陷阱三
“假装带你炒币获利”
此种情况与推荐股票的形式类似,诈骗目标也是具有投资习惯的人群,不法分子以“导师指导炒币”为噱头,要求你下载他们指定的APP,通过体验金、让你小赚几笔的方式引你上钩,后又以各种盈利借口诱惑你多多充值,在目标达成后,你将无法登陆APP。
陷阱四
“喊你刷单挣钱”
如果你在求职,也许会有这样一种人找上你,他们向你推荐刷单能挣钱,有些人会抱着试试的心态添加对方微信,下载对方指定的APP进行刷单,于是对方会让你开启接单、转账、提现的模式,开始是几十元、几百元的小单,在小额试水获取利益之后,就会有人要求你完成几个大数额的联单之后才能提现,就这样你的钱一旦转入对方账户,对方将会迅速把你拉黑。
陷阱五
“佯装帮你贷款”
不法分子通过手机或网络发布可以贷款的信息并附加软件链接,当你下载软件或是按照软件中贷款步骤的要求,填写信息进行贷款时,软件会提示你的银行卡信息错误,软件客服会告诉你,你的银行卡已被冻结,要解冻的话需要向指定账户交付几千元不等,当你交钱后发现仍然不能贷款,客服会继续要求你出钱解冻,直到你发现被骗为止。
陷阱六
“冒充领导诈骗”
此手段已屡见不鲜,但上当受骗者依然存在。对方往往大概了解你的职业,会以领导的身份跟你私下联系,以不方便出面为由,要求你替领导暂时垫付钱款转入指定账户。被害人往往碍于领导情面,完成不法分子的指令,后发现上当受骗。
陷阱七
“以网恋为名骗取钱财”
这种网络交友诈骗,号称“杀猪盘”,不法分子遍布各个交友、婚恋平台,积极寻找受害人,一旦互加好友后,对方往往通过甜言蜜语等培养感情,之后骗子或是卖惨,或是将你引诱到各种投资、赌博平台,最终将你的钱财洗劫一空,人也无影无踪。
检察官提醒
诈骗陷阱多种多样,每一种陷阱的形式也五花八门,但万“骗”不离其宗,不法分子的所有套路最终指向的都是受害人的“钱袋子”。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我们除了要了解骗子的惯常伎俩,还要具备基本的“防诈”小常识:
01保护好自己的身份信息
不轻易向陌生人提供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等信息,接收快递时要注意隐去快递包装上的个人信息,以防被人利用。不轻易点开陌生人的链接,更不能填写个人信息。
02办理业务需走正规渠道
不论是贷款还是办理投资理财,都要通过正规的金融机构或平台进行操作,切莫下载陌生的APP,并向其中转账。
03要对陌生信息进行核实
当接到自称银行、购物平台等渠道的私人号码、境外号码时,要注意向官方客服进行核实,辨别真伪。
04注意留存证据,及时报警
面对异常的支付交易情况,要提高警惕,保存好对方的联系方式、聊天记录、对方银行账户、转账交易截图等证据材料,一旦发现被骗立即拨打报警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