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3日至4日,以“合作共赢,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北京成功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共命运,同心共发展”的重要主旨演讲,全面阐述了中国加强对非关系新理念、新主张,宣布中国对非务实合作的新行动、新举措,盛赞非洲发展不可限量,非洲未来充满希望,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发展大有可为。会议最终通过了《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50多个非洲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及非盟委员会主席法基等应邀出席,共同致力于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双方共叙友情,共商合作,共话中非未来发展大计。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是十九大后我国面向非洲和发展中国家采取的重大外交行动,是新形势下党中央加强对非工作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采取的重大外交举措。
出席此次峰会的非洲国家领导人之多,会场气氛之热烈,涉及问题之广泛为同类涉非峰会所少见,这确实是一次特色鲜明的主场外交。
这是中非好朋友、好伙伴和好兄弟的一次历史性盛会,是中非团结、胜利的大会,是中非天然同盟军的高度体现。首先,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中非又再次走在了前头。国家主席习近平曾经指出:“中非历来是命运共同体。共同的历史遭遇、共同的奋斗历程,让中非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习主席对中非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概括,有其深刻的历史意涵,并对深化中非关系,引领中非合作共赢走向新时代有着重要指导意义。习主席在此次峰会上的主旨演讲从和平发展——时代主题角度切入,围绕责任共担、合作共赢、幸福共享、文化共兴、安全共筑、和谐共生等六个方面,拓展了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进一步巩固了中非政治团结与合作。其次,坚决维护中非发展大局和广大非洲兄弟的利益。习主席在主旨演讲中特别提到,中方在对非合作中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真诚友好、平等相待,坚持义利相兼、以利为先,坚持发展为民、务实高效和坚持开放包容、兼收并蓄。中国希望各国都能在处理非洲事务时做到“五不”,即不干涉非洲国家探索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不干涉内政,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不在对非援助中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不在对非融资中谋取政治私利。习主席从正反两个方面展现了中国维护和捍卫中非友好合作的坚定信心和决心。
这也是中非继往开来的大会,此次峰会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得益于中国兑现承诺,取信于非洲兄弟。中国始终坚持“筑巢引凤”“授人以渔”理念,帮助非洲破除长期制约发展的瓶颈,积极发展产业对接和产能合作,支持非洲提升自主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共同打造中非命运共同体为指引,习主席宣布未来三年中国提出八大行动,内容涵盖产业促进、实施联通、贸易便利、绿色发展、能力建设、健康卫生、人文交流及和平安全等八个方面,并为此提供600亿美元,旨在进一步夯实中非命运共同体的物质基础。正如习主席在主旨演讲中所说,中国对非洲所承诺的,我们想方设法也要做到。
“八大行动”有继承,有深化,也有创新。今年是中方在2015年约堡峰会宣布的“十大合作计划”的兑现和收官之年。三年来,中国全面落实约翰内斯堡上确定的中非“十大合作计划”:一大批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以及经贸合作区陆续建成或在建设中,中非和平安全、科教文卫、减贫惠民、民间交往等合作深入推进,承诺提供的600亿美元资金支持都已兑现或者作出安排。“十大合作计划”给中非人民带来丰硕成果,展现了中非共同的创造力、凝聚力、行动力,将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成功推向新的高度。会前召开的中非部长级会议对此进行了回顾、总结,认为“十大合作计划”得到了全面执行,有的甚至提前超额完成。
中非发展战略高度契合,中国的发展将给非洲国家带来更多机遇。自2000年成立以来,中非合作论坛已成为引领国际对非合作的重要契机。这种引领作用首先表现在理念上的引领。短短18年间,中非合作论坛已经在世界大国对非关系中脱颖而出,这得益于中国秉持的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的义利观的指引。其次,中非友好合作关系的不断深化,在引领世界改变对非洲的看法。第三,此次中非论坛北京峰会是务实举措,对世界各主要大国的对非关系将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无论是在G20峰会、“一带一路”高峰论坛,还是金砖国家峰会等中国主场外交场合,中国均会邀请非洲国家领导人与会,力求通过国际大环境的治理,带动非洲发展小环境的改善。这无疑极大提升了非洲的国际地位,使非洲获得更多发展机会,而这正是主张对非友好的中国所乐见的。
可以肯定地说,本次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将对未来中非关系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中国将继续秉持习近平主席真实亲诚的对非合作理念和正确的义利观,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指导,以“一带一路”为抓手,围绕“五大支柱”发展与非洲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作者系北京大学非洲史学博士,中国社科院南非中心执行主任,外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