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某小区业主马女士回家时,遇到了“有家难回”的情况。因为欠缴停车费,她被保安拦在小区大门外,为回家甚至还报了警。
近年来私家车数量急剧增长,规范小区停车收费,保障业主合法权益,需要在法律框架内寻找解决之策。
首先,应明晰停车位产权归属。在物业公司收取小区停车费之前,须区分车位产权归谁所有。我国物权法规定:小区内的道路、绿地、公用设施和物业服务用房,属于业主共有;占用业主共有的道路或者其他场地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属于业主共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建筑区划内在规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之外,占用业主共有道路或者其他场地增设的车位,应当认定为物权法中所称的车位。”据此,一般而言,地面车位属于业主共有,而规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车库应当归开发商所有。权属归开发商的,物业公司可受托收费;属于业主共有的,物业无权擅自收费。
其次,发挥小区业委会作用。业委会是居民自我管理、维护业主权益的重要平台。在业主共有区域停车是否收费,决定权在全体业主和小区业委会手中。车位若违法设置,收费行为自然也是违法的。如果全体业主约定要委托物业服务公司收取停车费,业主就应按约定付费,停车费的使用也由全体业主决定。物业服务公司事先应取得业主大会的许可,并与业主委员会签订协议,对有关收益分配作出具体约定。
再次,提升业主的公共法治精神。这是公民在公共生活中应该具备的基本精神,有助于推动共建共享幸福小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物业服务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物业服务企业违反物业服务合同约定或者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规定,擅自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或者重复收费,业主以违规收费为由提出抗辩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业主请求物业服务企业退还其已收取的违规费用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可见,对于物业公司违规收取费用的,业主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免受侵害。
最后,各地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完善住宅小区停车收费的相关规定,减少因小区停车收费引发的争议,以法治合力使小区停车收费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作者单位:北京市密云区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