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方评论

“欺老虐老入黑名单”应是维权第一步

本站发表时间:[2018-11-26] 来源:东方网 作者:张国栋

  据报道,北京市民政局日前发布《养老服务机构监管办法》,其中明确,养老机构如存在欺老虐老行为、安全责任事故、弄虚作假套取骗取财政资金等,将录入养老服务机构诚信档案以及黑名单。(11月22日《北京青年报》)

  养老机构欺老虐老行为严重损害了老年群体的权益,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这除了其法律意识不强,漠视老年人权益之外,有关部门维权不力甚至放任自“欺”,执法机关打击滞后或者事不关己等,也是主要诱因之一。

  如此语境下,北京市出台专门监管办法,明确将存在欺老虐老等行为的养老机构录入诚信档案以及黑名单,对发生严重违法违规行为且拒不整改以及因违法违规行为导致事故的养老服务机构,实行运营商禁入养老服务行业等措施,可谓一个好招,既填补了监管空白,更会对欺老虐老行为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

  近年来有的养老机构忘了初心,欺老虐老行为时有发生,致使少数老年人在理性维权不成的情况下,采取了一些不当手段,比如砸玻璃摔碗筷,甚至还使出了“撞墙”“寻死”等极端招数。用非理性方式争权益固然不当,但有些情况下实属无奈之举。因为依靠组织维权,用正常的手段讨回公道,很多老年人不是没有试过,但往往徒劳无功,在维权路上疲于奔命,心力交瘁,有时非但讨不回公道,反而可能引火烧身,招致更严重的“欺”和“虐”。

  比如,虽然严重的欺老虐老完全可以“刑法伺候”,但至今鲜有因此被法办的案例,更少见运营商被禁入养老服务行业。违法成本过低导致一些养老机构及个人法律观念淡泊,视欺老虐老为家常便饭。

  由此来看,欺老虐老被列入“黑名单”,虽然加大了违法成本,将对违法违规的养老机构起到震慑作用,但这应是维权第一步。要彻底解决此类问题,保障老有所养,还需多管齐下。首先,养老机构及个人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恪守社会良知,杜绝欺老虐老行为发生。同时,老年朋友一定要采取合理合法的方式维权,切莫因过激行为将自己从受害者变为违法者。再者,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多办实事好事,少做表面文章,切实担负起维护老年群体合法权益的社会责任,特别是执法机关应提高对欺老虐老行为的打击力度,依法为老年群体保驾护航,安度晚年。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段立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