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晚报——一家之言
2018年,公共自行车还能如何发展?《现代快报》记者从南京交通部门获悉,明年,公共自行车将不再大规模投放,总共规划建设约50个点,主要用于边远地区地铁站的衔接。
在南京,公共自行车的发展战略正在改变,即由大规模投放改为合理、精准投放。同时,发展公共自行车的目的也由过去的解决市民出行问题改为单纯的公共交通衔接。可以说,这一改变不仅能有效解决公共自行车盲目扩张的问题,而且真正让公共自行车姓“公”了,即回到了解决市民公共出行问题的原点上。
实际上,城市建设公共自行车系统,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公共场所与交通站点之间的衔接问题,只要做到科学规划站点、合理投放自行车数量,就能达到这个目的。可一段时间以来,特别是在共享单车大举入侵城市、挤压公共自行车生存空间的压力下,很多城市都开始拼命扩张公共自行车的规模,就像南京2015年只有4万辆公共自行车,今年就已经发展到9万多辆。可问题是,如今南京的共享单车已经有40多万辆,公共自行车扩张这条路显然行不通。
现在,南京开始转变公共自行车的发展思路,明确今后建设公共自行车站点主要用于边远地区地铁站的衔接,并不再盲目扩张公共自行车的规模,这既是对过去“摊大饼”式发展公共自行车、把公共自行车当作每个市民出行工具的一种纠偏,更是让公共自行车回到公共交通服务的正轨上。可以说,将公共自行车专用于公共交通的衔接,这条路真正是走对了,希望有更多的城市能学习借鉴南京的做法,让公共自行车成为服务城市交通的一个有效工具。孟木二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