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北京法院利用互联网技术提档升级便民诉讼服务的新举措,将有助于提升诉讼活动效率、优化营商环境、为当事人提供便利。
1月7日上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和北京市司法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上线“微律师”服务平台。该平台依托“北京法院诉讼服务”微信公众号,通过互联网与法院内网无缝对接,律师通过该平台可实现网上立案、案件查询、文书送达、材料递交、联系法官、档案借阅等核心功能。
互联网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而法治新常态下,司法服务也理应跟上时代的步伐。“微律师”服务平台可以说是又一创新之举。这是北京法院利用互联网技术提档升级便民诉讼服务的新举措,必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诉讼活动效率、优化营商环境、为当事人和律师提供便利。
据了解,“微律师”平台不仅特点突出,而且优势多多。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从特点上来看,登录方式更加便捷,在人脸识别、人身验证等安全措施的基础上,律师可以选择普通身份认证等途径登录;服务内容更加多元,具有5大类20余项专属多元的诉讼服务;用户体验更加良好,疏通了律师参与诉讼的最后堵点。
从优势角度来看,该平台为律师提供“网上立案”“案件查询”“材料提交”“联系法官”“申请阅卷”“找法问案”等功能外,新加入了“案件庭审视频查看”“案件裁判文书阅读”“证据交换”“开庭信息查询和提醒”等功能,同时进一步升级了“微信送达”功能等等,服务更加便捷、高效、精准。
这些特点与优势,无疑利用了网络及微信的独特优势。比如,“微律师”平台通过互联网与法院内网无缝对接,安全的数据交换及系统间一体化整合等信息化支撑,推行“互联网+电子诉讼”新模式。于律师而言,无异于如虎添翼,为参与诉讼和办理案件提供了方便、快捷、实用的新途径,免去了排队之苦、等候之累。
同时,笔者以为,法院“微律师”平台,不仅为律师参与诉讼活动提供了一条“绿色通道”,而且也改善了律师执业环境。当然,最为根本的是,让众多的老百姓得到了实惠。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有助于提升案件的诉讼效率,降低时间和经济成本,对于相关企业而言,可以极大优化营商环境。
总而言之,借力互联网技术推出的法院“微律师”平台,是便民诉讼服务的提档升级,值得点赞。据悉,“微律师”平台还将在“智能化”上拓展和完善,逐步实现网上交费、证据交换、开庭提醒等功能,最大限度为律师参与诉讼提供便利。事实上,随着信息化技术日新月异的蓬勃发展,实现司法为民便民,就需要多些这样的创新之举,期待法院“微律师”平台能够推而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