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方评论

抓住查人找物时机 做好年前执行冲刺

——坚决如期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决胜仗系列评论

本站发表时间:[2019-01-29] 来源:人民法院报 作者:人民法院报评论员

  春节前后,既是外出打工人员返乡回城的高峰期,也是申请执行人扎堆索债的忙乱季。为此,各级法院在春节前后要专门开辟绿色通道,对拖欠农民工工资、交通事故赔偿、抚养费、赡养费等涉民生案件,做到优先接待、优先立案、优先执行、优先兑付执行款,及时实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查人找物难、财产变现难、排除非法干预难、清理历史欠账难,这一道道关卡犹如摩天之岭,横亘在人民法院面前。尤其是有相当一部分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的“执行不能”案件,长期成为人民法院卸不下来的沉重历史包袱,成为“不能承受之重”。为了破解这些难题,各级人民法院除在日常办案中强化执行涉民生案件外,每年都在元旦、春节期间开展涉民生案件的集中执行工作,查人找物,做好年前执行冲刺,帮助生活困难当事人渡过难关,解决他们的生活所需,确保人民群众欢度节日。

  查人找物,做好年前执行冲刺,坚决堵住长年躲债的外逃“老赖”,继续保持惩治“老赖”的高压态势。各级人民法院要充分利用春节前后寻找外出打工回家的被执行人,把握最佳执行时机,开展集中执行活动。一方面,要紧紧抓住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案件、“老赖”长期外出躲债的重点案件、群众反映强烈的信访案件以及涉民生案件,集中执行力量,穷尽执行措施开展执行攻坚。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执行队伍的综合保障,为执行队伍配备充足的车辆、人员、装备、经费,确保执行队伍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同时,坚持文明执法,对于重大执行活动,要认真研究制定执行预案,确保执行效果,认真落实文明执法各项措施,配备执法记录仪,树立法院形象。

  查人找物,做好年前执行冲刺,各级法院要多措并举、连续奋战、集中办案。一方面,借助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对“老赖”账户进行查询、查封、冻结,同时在广场商铺、社区学校、法院周边曝光其信息,从交通工具的选择、高消费、出入境等方面进行限制,打出信用惩戒的“组合拳”;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法律赋予法院执行工作的职权,用准用足司法拘留、罚款、强制拘传、强制搜查、强制审计、强制腾退等执行措施,形成打击拒执行为的高压态势。对于春节前后偷摸回家的“老赖”,确保最终能找到人要到钱;对于拒不执行的“老赖”,采用说服教育、动员感化、强制执行相结合的方式,让他们在高压态势下主动履行义务。

  查人找物,做好年前执行冲刺,要进一步加强执行宣传工作,要生动展现执行干警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付出的艰辛努力。要加强对“执行不能”案件的宣传,促进社会全面认识执行难原因,提高人民群众对市场风险和社会风险的防范意识。要创新宣传方式方法,充分运用各类媒体平台,为推进“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顺利开展营造良好氛围。春节期间,在乡中屯里,被执行人十分注重面子,要采取“线上+线下”失信曝光,让其无处遁形。将传统宣传与新媒介有机结合,为执行工作插上翅膀,从而使一大批失信被执行人因失信行为造成的不良影响主动到法院履行义务,被执行人规避执行、抗拒执行等不良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基本解决执行难”已进入最后总攻冲刺阶段,全国各级法院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振奋精神、鼓足干劲,不松懈、不停顿,再动员、再部署,坚决打好总攻战,如期完成“基本解决执行难”目标任务,向党和人民交上满意的答卷。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郜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