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首都见义勇为权益保护工作先进单位及好市民”评选表彰工作新闻发布会日前在北京举行。据北京市民政局见义勇为权益保护处处长柴珠峰介绍,今年,北京市将针对见义勇为认定和免责等方面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见义勇为行为造成相关损失,或将由政府进行兜底保障。
这些年随着社会风气的好转,见义勇为者越来越多,见义勇为正在成为大多数人的道德自觉。面对穷凶极恶的歹徒,面对他人的落难和身处险境,很多人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义无反顾地参与斗争或者救援,显示了一种正能量,体现了中华民族乐善好施和见义勇为的高贵品质。
对见义勇为者进行政府“兜底救助”,所释放出的社会导向意义不言而喻。首先,此举有利于培养良好的社会风气。当下社会,很多人奉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处世哲学,遇到险情绕道走,很多人充当了麻木的看客。究其原因,除了一些人的自私自利外,对见义勇为的后果的担心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见义勇为而导致的麻烦不断,在关键时刻很多人就会畏首畏尾,不敢挺身而出。无疑,这种“社会尴尬”是人们所不愿意看到的。对见义勇为者进行“兜底救助”,解除了人们的后顾之忧,在关键时刻就会有更多的人勇敢地站出来去见义勇为,这对培养良好的社会风气具有助推作用。
其次,有利于震慑犯罪分子,强化社会治理。当下社会,一些犯罪分子之所以胆大妄为,光天化日之下行凶作恶,正是利用了人们少管闲事的心理。而实行见义勇为者造成的损失由政府买单后,很多人面对歹徒作恶,面对突发事件,在他人遇险或者落难的时候,就会挺身而出,或与犯罪分子进行搏斗,或对那些身处险境的人施以援手。犯罪分子心有忌惮,势必收敛自己,这对弘扬社会正能量是一种道义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