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是中华传统美德,作为子女,赡养老人是子女的道德责任,也是一种法律约束。近日,陕西省旬阳县发布《关于依法打击忤逆不孝违法行为的通告》,此通告一经发布,关于子女不尽孝道、遗弃老人的话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之所以会引起如此大的反响,一个原因就是中国步入老龄化,赡养老人已经成为一个突出问题,各地区遗弃老人的现象层出不穷,引起社会的关注,同时,各地也在积极探索各式各样的养老方式。另一个原因,中国进入法制化社会,老年人懂得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媒体曝光的也多了,不孝子女受到惩罚。
现在人们热议的一点就是,有没有必要通过立法来治理不孝。赡养老人是做子女的应尽的义务,但是生活中确实存在很多遗弃老人、虐待老人的现象。现代社会赡养老人的成本在不断的提高,医疗费用的支出也增加了养老的支出,尤其是农村,一些年轻的为了生活都外出务工,从客观上导致了无法养老。也有一些子女是故意而为之,让老人住在老房子里,生活起居无人照顾,想依靠政府依靠国家替他们赡养老人,间接地影响国家脱贫攻坚的顺利推进。
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不愿意看见,赡养父母还要法律约束,我们需要的是发自内心地扶养老人。可是实践证明,很多人没有那么多自觉,说教不管用,道德评议更有点软,行政举措也是难以奏效。所以通过立法,倒逼子女赡养老人,这绝不是法律“多管闲事”。
要解决子女遗弃老人问题,绝不单单是子女单方面的努力。国家要进一步完善老年人权益保护的法律体系,如老年人救济法、监护法等,赡养老人问题可以与个人征信挂钩,情节严重的要负刑事责任。要探索多种养老方式,例如上海的社区型养老体系,在居家养老的基础上,减轻子女的养老负担。国家也应大力扶持劳动力回归,给予产业扶持和技术扶持,帮助年轻人创业,吸引更多的人回乡就业,既能不出远门为家乡做贡献,又能照顾老人孩子。另外,单位、企业、社区、街道可以开展孝顺家庭的评选活动,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让“首孝悌”成为社会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