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红书APP被各大应用市场下架”成为热议话题,8月1日,“小红书”回应下架一事,并未披露具体原因,外界怀疑与其内容违规有关。在此之前,“小红书”曾多次因“种草”笔记代写、数据造假等问题引发争议,接连遭到工信部、上海市消保委等部门点名。
时下,许多年轻的消费者在购物前习惯打开“小红书”浏览一番,关于美妆、穿搭、旅游的海量“种草”笔记让他们提前获知了心仪产品的使用感受,为购物提供了参考,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随着平台的发展,发布虚假广告、售卖违规产品等问题逐渐浮出水面,笔记找人代写,数据公然造假,高仿假货、香烟、违禁药品等一些无法进入传统广告渠道的产品也在平台上堂而皇之进行推广,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无论什么样的宣传和销售模式,传播违反法律法规和有损道德底线的内容,都必须严肃整治。此次“小红书”的下架整顿,无疑给其他“想分得一杯羹”的网络平台敲响了警钟。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针对网络平台乱象多发的情况,各级公安机关进一步加大了执法力度,今年以来,相继开展了“净网2019”“剑网2019”等专项行动,重点清理互联网有害信息、依法打击利用互联网进行违法犯罪的案件。据《人民公安报》报道,今年以来,北京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总队以APP应用商店、分发平台为重点,开展专项清理整治,共组织移动APP应用商店清理下架违法应用2万余个、关停违法应用4800余个,全面整治了网络乱象,营造了安全有序的网络环境。
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还需各方协同治理,让依法依规成为网络平台、管理部门和互联网用户等各个参与主体的共同遵循。因此,网络平台要进一步加强合规管理,对平台发布的所有信息严格把关,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管理部门应当尽到监管责任,加快构建全国统一的互联网交易监管体制,弥补法律法规的“空白”;互联网用户要进一步提升网络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依法依规进行网上活动,积极履行公民义务。我们相信,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建设一个健康有序、善意可信的网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