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方评论

确保扶贫好政策取得好效果

本站发表时间:[2019-08-08] 来源:人民法院报 作者:罗志华

  部分贫困地区“超能力”出台保障政策,医保基金面临“穿底”风险;一些贫困户“赖床不走”,甚至争先恐后当“患者”……半月谈记者近日调研发现,由于基层大病病种标准缺失、监管乏力,部分民营医院蓄意骗保等,一些贫困地区小病大治普遍存在,“伪患者”屡见不鲜。

  由于文化程度不高等原因,少数贫困人口的思想觉悟不高和辨别能力较弱。因此,笔者认为,需要重拳打击的,是部分医院钻扶贫好政策的空子来牟取不当利益,甚至做违法乱纪之事。比如大量收治贫困患者,通过挂空床、虚假治疗等方式来骗保,就是典型的表现。因此,打击骗保、治理过度诊疗应该成为当前的主要整治手段。更值得反思的是,在针对贫困患者的诸多帮扶政策当中,有哪些风险需要提前预防,有哪些漏洞应在制定政策时就配套完善的规则堵上。

  扶贫出现“伪患者”,说明扶贫还不够精细。总之,顶层扶贫政策保障,不是扶贫出现“伪患者”等现象的原因,收紧政策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让因病致贫和返贫现象变得更加普遍。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顶层扶贫政策越好越倾斜,通过相关渠道牟取不当利益的机会可能也越多,执行政策时越需要精准设计规则,并通过更加细致的工作来筑牢防线,确保好政策不被人利用。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郜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