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方评论

跨域立案全覆盖彰显诉讼服务改革新成效

本站发表时间:[2019-08-12] 来源:人民法院报 作者:杨维立

  此举彰显了人民法院跨域诉讼服务改革的新成效,体现了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建设的新进步,也生动诠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8月2日上午,“京津冀跨域立案全覆盖”启动仪式在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举行。京津冀三地高级法院院长共同宣布,京津冀法院率先在全国实现跨域立案全覆盖。今后,无论当事人想在京津冀任何一家法院打官司,申请立案时不用跑腿,到家门口的法院就能就近享受到与管辖法院相同的立案服务,缓解了当事人跨域立案的奔波之苦。有记者了解到,目前,北京全市法院已设置专门的跨域立案服务窗口。

  在今年6月召开的全国高级法院院长座谈会上,最高人民法院要求,2020年,全国各地区网上立案开通率要达到100%,跨域立案法院覆盖率要达到100%。仅仅过了一个多月时间,京津冀法院就率先实现了跨域立案实现全覆盖,效率之高着实让人惊叹,此举彰显了人民法院跨域诉讼服务改革的新成效,体现了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建设的新进步,也生动诠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这对于京津冀的百姓来说,无疑是极大的便民利民好消息。

  以北京为例,2018年北京法院审结的案件中,至少一方当事人住所地在河北的民事和执行案件达61577件,一方当事人在天津的有9550件。当事人异地打官司,立案环节需要往返法院,成本高、效率低。而跨域立案全覆盖后,京津冀三地的当事人可选择向就近的中、基层法院提交起诉材料,由协作法院进行材料形式核对、数据上传、释明引导等工作,管辖法院第一时间接收材料并作出相应处理,符合立案条件的当场登记立案,《受理通知书》等法律文书将通过电子送达系统送达当事人。这种在家门口法院就能跨域立案的方便、通畅和效率,不仅让当事人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也向社会传递了现代化诉讼服务的温馨。

  显然,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已在京津冀法院跨域立案实现全覆盖中得到充分体现。接下来,如何保证跨域立案质量,确保群众满意,仍然是京津冀法院需努力解决好的重要课题。

  下一步,京津冀三地法院应当再接再厉,锐意创新,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推进跨域立案规范化建设,在提高诉讼服务质效上下功夫。这里,笔者有三点建议:一是构建当事人评价机制,增强群众满意度。针对跨域立案工作,各级法院要建立评价机制,认真倾听当事人声音,及时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二是构建评估机制,激发内生动力。京津冀三地高级法院不妨对市县两级法院跨域立案工作进行常态化、规范化评估,激发各地法院的荣誉感、责任感,营造“比学赶帮”“创先争优”的履职氛围,促进取长补短,提高跨域立案工作质效。三是构建综合分析机制,提高管理质量。坚持问题导向,组织力量定期对跨域立案情况进行统计、对比、分析,将个案问题串联思考,及时发现、堵塞管理漏洞。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期待其他地区的法院深入贯彻全国高级法院院长座谈会精神,进一步增强践行司法为民宗旨的责任感、使命感,认真学习“京津冀经验”,加快工作节奏,积极推进跨域立案工作进程,确保圆满实现“网上立案开通率要达到100%,跨域立案法院覆盖率要达到100%”的目标。也希望跨域立案实现全覆盖的做法能被其他机关部门、其他行业恰当地借鉴和运用,使其在更大范围推广开来,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郜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