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强调“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推动全党崇尚实干、力戒空谈、精准发力”,要求在调查研究时“身入”更要“心至”。
然而,在一些地方、一些部门,“预约式”调研盛行,在下基层调研之前往往是提前几天下文件、发通知、打电话,让下级单位有了充裕时间“踩点”。于是,调研的线路被预先设计好,访问的“群众”被精心挑选好,甚至“台词”也事先准备好……如此一来,领导见到的情景是经过导演的,看到的人物是经过包装的,听到的声音是经过加工的。这样的下基层大张旗鼓,轰轰烈烈,听到的却是官腔而非民调,看到的是官绩而非民情。
调查研究不是做给谁看,而是为了把工作做得更好。党员干部下基层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应该“静悄悄”地去,“静悄悄”地回。其一,“静悄悄”地下基层,可以不被基层牵着鼻子走,能掌握平时听不到、看不到、想不到的新情况;其二,“静悄悄”地下基层,没了层层陪同,可以减少对基层正常工作的影响和干扰;其三,先“静悄悄”地下基层,待弄清情况,让自己心中有数后,再发指示作部署能够更好督促基层改进工作,并一起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回应群众的期待。如此“静悄悄”地下基层,不仅是尊重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的生动体现,也恰恰是下基层的务实之举。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下基层调研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要“静悄悄”地下基层,从而促使基层扎扎实实地工作,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