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部门应建立网络订餐数据分析监管系统,对网络订餐数据实时抓取、分析,有效推动监管精确性和靶向性
湖北省市场监管局近日部署开展清查整治网络订餐“黑外卖”行动。根据整治要求,各订餐平台要严格落实入网经营审查把关责任,迅速开展为期10天的自查清理,全面下线不合规网络订餐经营者;第三方监测机构要加强网上筛查,监管部门要以零容忍,坚决取缔违法外卖窝点,实现线上线下同步清查,确保国庆和武汉军运会等重大节会期间消费者饮食安全(9月24日央广网)。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共享经济的兴起,网络订餐形式日益普及,“手指动一动,美食送上门”,用手机软件叫外卖已成日常选项。与此同时,网络订餐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广受关注,普遍存在无证店铺卫生脏乱、多店一铺、伪造证件、网络显示照片与现实照片不同等问题,广大消费者在享受网络订餐便利的同时,也对自身健康产生担忧。
现实中,消费者翻阅各个店家主页的评论,有不少诸如“感觉油用了很多次”“吃到最后碗里有一根头发”的差评,很多商家都是网上“高大上”,网下“脏乱差”,其提供的食物卫生、质量安全系数堪忧,随着“外卖里吃出烟头”“外卖平台使用劣质料理包”等新闻的频频曝出,网络食品安全问题让人忧虑。其根源在于一些网络订餐平台审核把关不严,为无证经营“黑作坊”提供生存土壤;平台装聋作哑,业务员助纣为虐,则催生了更多黑外卖。黑外卖泛滥,侵犯了食品安全的底线,一些不设防的网络订餐平台,不仅成了黑外卖的集散地,甚至还制造了食品安全的黑洞,吞噬着民众的健康和安全。
整治网络订餐黑外卖要挥起监管利剑。各级政府及其部门要严格落实监管责任,加强对食品源头、加工场所的监督,严格禁止家庭私厨以及没有实体店的商家从事网络外卖。严肃查处网络外卖订餐的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一旦发现黑外卖或不符合卫生条件的外卖商家,坚决整改、取缔,并下架其在网络上的商铺。同时,要加大对外卖平台惩处力度,对藏污纳垢甚至纵容黑外卖的网络订餐平台,要重拳出击、严厉整治,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守护民众线上线下的食品安全。
整治网络订餐黑外卖关键要标本兼治。加强网络订餐平台的监督管理,提高平台准入门槛,严格监管与审核入驻商家的资质,明确第三方订餐平台的主体责任,强化订餐平台的把关审查义务,为食品安全构筑严密的“防火墙”。市场监管部门应建立网络订餐数据分析监管系统,对网络订餐数据实时抓取、分析,有效推动监管精确性和靶向性,利用大数据手段对互联网违法行为进行搜索监测,遏制订餐平台企业野蛮生长。建立社会监督机制,拓宽举报渠道,调动消费者举报积极性,让违法经营者无处藏身。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网络订餐企业要严格自律,恪守企业伦理,承担起社会责任,不越食品安全红线,守住市场竞争底线。净化网络订餐环境,坚决将无资质、无实体店以及违规制售食品的商户清除出网络订餐经营范围,铲除黑外卖生存空间,促进网络订餐市场有序竞争、健康发展。
跟帖
整治要多措并举
对于外卖这一特殊的餐饮服务新兴行业,市场监管部门要多措并举。首先要强化执法监管制度建设,建立完善定期执法检查、随机抽查等机制,并进一步细化外卖平台的监管责任和失职失责追责规定,从源头上规范外卖行业健康发展。
其次结合外卖行业信息管理混乱的实际,应及时建立健全外卖信息公开强制性标准。比如要求所有外卖平台必须于显著位置标明外卖地址和联系方式以及外卖平台监督电话、市场监管监督电话以及举报投诉处理流程和究责条款等,便于消费者监督监管,调动消费者主动监督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最后要强化执法究责力度。要通过完善有奖举报、定期排查核查、取样抽查、外卖执法信息公开等方式,加大对外卖行业和外卖平台的执法监管及究责力度,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要严肃追责,并将执法问责结果及时公开公示。只有多措并举,才能有效震慑和规制外卖行业的生产经营行为,从根本上杜绝黑外卖店的滋生和肆虐,从源头上确保外卖质量和外卖产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