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方评论

诉讼服务多点提升 司法便民全面升级

本站发表时间:[2019-11-04] 来源:人民法院报 作者:高世印

  诉讼服务是司法文明的窗口,人民法院应以诉讼服务升级为抓手,全面建设集约高效、多元解纷、便民利民、智慧精准、开放互动、交融共享的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切实提升多元化解纷水平,不断提升人民法院亲民、便民、利民的形象。

  多方拓展提高诉讼服务水平。健全立体化诉讼服务渠道,要全面树立现代化诉讼服务理念,实现功能定位从立案受理向诉讼全程服务转变,着力以现代化、智能化、信息化方式服务群众,构建形成流程全贯通、业务全覆盖、机制无缝衔接的诉讼服务体系,努力增强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完善集约化诉讼服务机制,以“一次办好”为目标,全面梳理服务项目清单,逐项制定标准化工作规程和一次性办理服务指南,并向社会公开,规范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发挥信息化效能,以科技为依托,打造“智慧诉讼服务”新模式,扩展网上服务功能,全面应用中国移动微法院,为当事人提供网上引导、立案、交退费、查询、咨询、阅卷、保全、庭审、申诉等一站式服务,让司法全流程更智能、更便捷、更高效。

  多元衔接凝聚化解纠纷合力。构建多元互动的诉前调解网络,深入贯彻“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同步建立健全诉调对接工作运行机制和诉调对接平台,配备速裁法官或团队,按照自愿、合法原则,为当事人提供多途径、多层次、多种类的解纷方案,促进矛盾纠纷以非诉讼柔性方式就地解决。充分发挥人民法庭扎根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积极参与乡村治理,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配合基层将矛盾化解在诉前、处理在萌芽,促进基层社会治理,闯出法院跨越式发展促和谐保稳定的新路子。发展专职专业调解队伍,促进人民调解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打造各类优化营商环境人民调解组织,推动环境保护、劳动争议、消费权益、金融商务、保险等多个重点领域设立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形成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合力,形成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有机衔接的大调解工作格局。

  多措并举着力推进繁简分流。要紧紧抓住立案分流这个“中枢神经”,对矛盾纠纷及案件进行内外有梯次的分流,通过内外分流、精准分流,为矛盾纠纷寻求最佳解决途径。要持续深化“分调裁审”机制改革,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构建高效能审判团队,有效推进案件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要构建科学、精准、高效的案件流转、调裁对接、程序转换机制,形成多数简易案件在诉讼服务中心快调速审、少数复杂案件在后端精细化审判的工作格局。要统筹配套措施,积极开展要素式庭审、令状式文书、示范性诉讼等机制创新,以深化改革破解案件数量增长较快的新问题,依法精简程序,缩短简案办理周期,实现速裁快审“加速度”。要借力信息技术,立足审判大数据,合理划分案件繁简,探索网络化、阳光化、智能化的速裁模式,有效节省当事人的诉讼时间成本和法院的审判资源,努力提升当事人满意度。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郜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