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民法典,学好民法典,应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与主动选择。
民法典,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条文众多,体系庞大,要义精深,每个人从摇篮到坟墓,士农工商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它,是名副其实的社会生活百科全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法典要实施好,就必须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所以,学习民法典,学好民法典,应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与主动选择。当前,民法典学习宣传如火如荼,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如何学,学什么,是首先需要明确的。
一是要结合工作重点学。民法典总计7编1260个条文,众多而陌生的法律术语令人望而却步,同时,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工作,这就决定了学习民法典,首先应结合自己熟悉的工作领域学,围绕工作需要、工作要求、工作目标,有目的、有针对、有规划地学,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保证学习效果,努力实现学以致用。民法典是一部21世纪的中国社会生活百科全书,士农工商各行各业或多或少都与民法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结合工作学更有动力,更能做到自主学、持续学、长久学,做到有选择、有重点、有针对地学,循序渐进,学深悟透民法典精髓要义,避免形而上学、应付式学。学习都是有成本的,不要说普通人,就是法律职业从业者,学习民法典也应结合自身工作需要,有选择、有重点、有针对、有规划地学。
二是要结合生活随时学。民法典既是名副其实的社会生活百科全书,又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幸福人生指南。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法律表达,没有比民法典与日常生活结合更紧密的法律。工作之外,我们的日常生活更离不开民法典的精心呵护。可以说,生活中处处有民法典,只要留心、有心与用心,生活即是学习,学习亦是生活。小到超市购物、餐馆吃饭,大到结婚购房、工作就业,都离不开民法典的周密规定,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条文依据,找到权利义务之所在。结合生活学,随时随地学,日复一日学,才能真正入脑入心,才能实现让民法典融入生活日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群众日常生活的参考和指南。
三是要结合典型案例深入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一个案例就是一个真实的民法故事。民法典学习宣传,要注重讲好民法故事。法律条文是枯燥的,典型案例相较于条文及其释义,要生动、形象很多,也易于记忆、理解与接受。近年来,各级法律机关和有关单位组织,公开发布了大量的典型案例,这其中就包括众多的典型民事案例,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元的学习素材,要充分利用好典型案例这个学习宝库,不断提升学习效果。尤其是中国裁判文书网的开通,普通百姓都可以便利获取人民法院的裁判文书,一份份裁判文书,就是一个个真实的案例。通过学习典型民事案例,可以收到释疑解惑、举一反三的功效,进一步加深对民法典条文的精准理解,努力做到学深学实学细。可见,结合案例学习民法典不但切实可行,而且事实证明也是富有成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