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方评论

斩断“取卵黑手”还需法律亮剑

本站发表时间:[2021-03-04] 来源:人民法院报 作者:张国栋
  年轻、素质高、未婚未育、经济没有完全独立——正是看中了女大学生的这些特质,越来越多的非法生殖中介机构把黑手伸向了她们,大学周边的美食小吃街、小旅馆、公共厕所常常能看到“爱心赠卵、月入过万”“微创无痛采卵”等小广告。记者调查发现,一次卖卵的价格由年龄、学历、外貌决定,17岁至28岁的女性卵子价格在1万元至3万元不等。
  这样的“买卖”看似你情我愿,但却存在诸多健康风险、社会风险,更为相关法律法规所不容。现行《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规定,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应当在专门的医疗机构中进行。同时,我国法律禁止以任何形式买卖卵子、胚胎。对于专门从事卵子交易的个人、中介和单位来说,可能涉嫌非法经营罪。如果中介有强迫、威胁女大学生卖卵的行为,还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
  谁料即便如此,黑手依然出没不断,致使目前不少女大学生都在参加交易。更值得关注的是,引诱女大学生卖卵只是整个黑市的第一步,产业链后端的违法行为更加触目惊心。这种反常怪象的背后原因,或许来自方方面面,但相关法律法规层级不高、有所缺失,对各类违法犯罪分子重视不够、打击不力,进而让其有空可钻、有利可图,无疑是其中之一。
  斩断取卵黑手还需法律补位。应尽快出台一部效力层级更高、更适宜全面规制买卖卵子的行政立法。同时,刑法也应增设有关规制条款,既要对取卵黑手予以严厉打击,也要保障人工辅助生殖技术在医疗临床上的合理应用,缓解不孕不育人士的治疗难题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郜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