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北京法院“立体化线上立案系统”新闻发布会现场。
5月8日上午,北京法院“立体化线上立案系统”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召开。“在立案窗口等排队的时候,就可以用微信登录‘微诉讼’平台,填好立案需要的信息,在立案窗口一扫二维码,自动就录入好了,真的很方便!”一位正在朝阳法院立案大厅办理业务的律师一边向记者们演示一边介绍。
据了解,只要打开“北京法院微诉讼”平台的微信快速立案模块,根据案情填写案由、诉讼标的金额、当事人身份信息等案件要素,微信快速立案系统就会自动生成带有立案信息的二维码。在窗口立案时,立案法官扫描当事人提供的二维码,案件信息即可自动导入立案系统,既能够保证案件信息录入的准确性,又提高了窗口立案法官工作效率,大大节省了当事人立案的等待时间。
除此以外,利用“北京法院微诉讼”平台微信公众号还可以提出预约立案申请,或用电脑登录北京审判信息网的网上预约立案系统。立案法院看到预约立案信息后,会对预约立案申请进行审核。审核通过的当事人,可以在指定的时间到法院办理立案手续。目前,网上预约立案和微信预约立案已适用于全市法院一审民商事、知识产权和执行实施案件。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据统计,北京法院2018年审结的案件中,至少一方当事人住所地在河北或天津的就有近7万件。对此,北京法院与天津、河北法院共同建立了京津冀跨域立案工作机制,当事人或其代理人可以通过法院自助立案平台提交起诉材料及证据,符合受理条件的,由管辖法院直接予以登记立案,当事人在“家门口”就可立案。据介绍,京津冀跨域立案已适用于北京、天津全辖区中基层法院及河北省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及辖区15家基层法院管辖的一审民商事案件、执行实施类案件。
北京市高院副院长蔡慧永介绍,目前全市基层法院对买卖合同纠纷、借款合同纠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承揽合同纠纷和委托合同纠纷五类商事案件探索在律师代理情况下可以在网上直接立案。还在民事案件中选择了25种常见案由分类整理出一次性告知书模板,根据具体案件情况进行勾选后向当事人一次性告知,让当事人只跑一次。“北京法院微诉讼”平台除了可以在线预约立案外,还有在线调解、在线提出执行申请等功能,极大节约了当事人解决纠纷的时间和经济成本。
北京法院“立体化线上立案系统”试运行一年来,通过网上预约立案、微信预约立案、京津冀跨域立案及微信快速立案共完成线上立案100361件,占全市法院一审民商事、首次执行案件的29.2%。作为全国收案量最大的基层法院之一,2018年北京朝阳法院通过网上预约立案50421件,更有65名律师参与了志愿服务工作,为近1.6万名群众提供了无偿、专业的立案辅导。朝阳法院政治部主任俞里江表示,未来将不断创新立案工作机制,实现网上预约立案24小时“不打烊”,切实减轻当事人诉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