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清明节,都会有人售卖与人民币图案非常相似的冥币。昨天下午,中国人民银行对《人民币图样使用管理办法(修订稿)》公开征求意见。修订稿明确提出,禁止在祭祀用品、生活易耗品、票券等物品上使用人民币图样。
为了更好地规范人民币图样使用行为,央行新规对人民币图样内容范围和使用范围重新进行了界定。人民币图样的范围由“完整图案和主景图案”扩大为“完整图案和局部图案”,删除了“贵金属纪念币除外”的规定,将贵金属纪念币也包含在内,扩大办法管理范围。
新规规定,使用人民币图样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只能单面使用。(二)不损害人民币形象、不损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三)不使公众误认为人民币。(四)保证人民币图样中人物头像、国徽的原有比例,不变形、失真、破坏或被替换。(五)使用人民币图样,需用深蓝色实心黑体字在图样中部明显位置标注清晰可辨的“图样”字样。“图样”字样的长度、宽度分别不低于图样长度、宽度的1/3(使用人民币硬币图样的情形除外)。
每年清明节,人们都会在街头巷尾看到摆摊卖“纸钱”的小贩,许多市民也习惯用“烧纸钱”寄托哀思。这些冥币上的图案很多与人民币非常相似,有的甚至就是从人民币上照抄下来的。老百姓对这种行为已经司空见惯,但其实它是不合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法》第四十四条早已规定,在宣传品、出版物或其他商品上非法使用人民币图样的,中国人民银行应当责令改正,并销毁非法使用的人民币图样,没收违法所得,并处5万元以下罚款。同时还有《人民币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制作、买卖人民币图样,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在商品上使用人民币图样,都是违法行为。只是现实生活中这些现象仍层出不穷。此次央行细化了人民币图样使用规定,明确提出禁止在祭祀用品、生活易耗品、票券等物品上使用人民币图样,有助于提高居民自觉爱护人民币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