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踞在机场、火车站、地铁出入口等地的“黑车”,一直是本市打击的重点。记者近日从市交通委法制处、市交通执法总队获悉,本市加大对“黑车”的打击力度,对“黑巡游”出租车处5万元顶格罚款。同时,在32个黑车相对聚集的点位开展道路渠化改造。本市正在研究给正规出租车安装专用ETC区别于克隆出租车,便于执法人员识别。
“黑车”聚集点改成道路
今年以来,本市将“黑车”治理纳入城市管理中群众反映强烈的10项难点事项,加大治理力度。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市专门设立了由主管副市长任组长的市“黑车”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在交通委设协调办公室,在公安局设打击办公室,合力推进“黑车”治理。
在打击处罚方面,对“克隆出租车”处10万元顶格罚款,对“黑巡游”出租车,处5万元顶格罚款,违法2次以上的一律暂扣驾驶证。此外,强化科技手段治理。目前,对第一批32个黑车相对聚集的点位开展道路渠化设计,让“黑车”无处停放;对于不适合道路渠化的点位,将加装监控探头非现场执法。
举报点位列入挂账地区
今年,全市明确了治理“黑车”三类挂账地区,其中一类地区是包括北京站、北京西站、北京南站、首都机场在内的“三站一场”地区,二类地区是六里桥、四惠客运站、东直门、西直门枢纽和十里河、巴沟等4个地铁站共8处地区,三类地区是各区结合市民投诉举报自定的地区。在这些地区采取跨区调度、交叉执法等方式,集中力量开展整治。
由于“黑车”运营往往还存在扰乱公共秩序、使用假车牌等其他违法行为,因此在今年治理过程中,市交通执法总队与公安、交管等部门,开展了区域性捆绑执法、联合整治行动,形成对“黑车”一家查获,相互移送、共同惩处的联合惩戒模式。
据统计,8月份至今,全市累计查扣各类“黑车”3000余辆,其中包括564辆“黑巡游”出租车和7辆“克隆出租车”。同时,8月份以来,市12345投诉举报中心接报全市关于“黑车”投诉举报1126件,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1.8%。
拒不接受处罚将被强执
与普通“黑巡游”出租车相比,“高仿版”的克隆出租车由于号牌、车身颜色、顶灯等设备与正规出租车相差无几,不仅危害性更大,也给执法、处罚造成很大难度。据介绍,克隆出租车多为老旧二手车甚至报废车,车辆安全性能极差;司机改装计价器后骗取钱财的隐蔽性很强;查获的相当一部分司机有案底和前科。
市交通执法总队相关负责人介绍,对于克隆出租车一方面要消减存量,只要查处就依法没收销毁车辆。同时,正在研究给正规出租车安装专用ETC,芯片中写有相关信息,执法队员可通过手持设备读取ETC数据识别违法车辆。另一方面要抑制增量。目前,本市正在研究制定报废出租汽车拆解工作规范、监管数据采集标准,只要车辆进厂,全程视频监控、全程监销,确保应拆必拆,不再出厂。同时,防止提前退出运营的出租车回流。
市交通执法总队相关负责人介绍,对于拒不接受处罚的“黑车”司机,总队将提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冻结当事人的银行、支付宝等账户,查封名下的房产、车辆等财产,强制当事人履行处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