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

我国将组建精神科医生为主的心理救援医疗队 疫情影响人群将逐级心理干预

本站发表时间:[2020-01-29]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刘欢

  昨天,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将心理危机干预纳入疫情防控整体部署,以减轻疫情所致的心理伤害、促进社会稳定。

  部分人出现心理行为问题

  我国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后,各地人民群众受到疫情影响,一部分人出现心理行为问题。例如,发热门诊患者和住院隔离患者感到焦虑、恐惧、孤独等,一线医务工作者压力过大、疲劳紧张甚至耗竭崩溃,普通民众出现不同程度的不安或担心害怕等。

  国家卫健委称,在当前形势下,急需出台规范性文件,指导各地针对不同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适宜的心理健康宣教和危机干预服务,以帮助公众科学对待疫情,减轻疫情对大众心理的干扰及可能造成的心理伤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疫情影响人群分为四级

  文件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响人群分为四级,干预重点应当从第一级人群开始,逐步扩展,分类干预。其中,将第一级人群,包括住院治疗的重症及以上患者、疫情防控一线的医护、疾控和管理人员等,作为心理危机干预的重点,逐级扩展到为居家隔离者、家属、普通民众等第二、三、四类人群分别提供心理危机干预、心理疏导和心理健康宣教等服务。针对不同人群提出心理危机干预要点。强调在疫情防控期间落实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保障患者管理和药物治疗。

  组建精神科医生医疗队

  国家卫健委透露,我国将组建心理救援医疗队,可单独组队或者与综合医疗队混合编队。人员以精神科医生为主,可有临床心理工作人员和精神科护士参加。有心理危机干预经验的人员优先入选。评估目标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识别区分高危人群、普通人群;对高危人群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对普通人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此外,还将组建心理援助热线队伍。以接受过心理热线培训的心理健康工作者和有突发公共事件心理危机干预经验的志愿者为主。在上岗之前,应当接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应对心理援助培训,并组织专家对热线人员提供督导。

  据悉,由于各地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服务资源不同,可根据当地已有的资源开展心理危机工作。急需心理危机干预但服务资源不足的地区,可通过网络平台或申请国家协调其他省份心理救援医疗队支援。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范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