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庞星火通报,11月4日零时至24时,本市新增1例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复阳病例。
确诊病例为女性,31岁,湖北籍,在瑞典工作。2020年10月11日出现咳嗽等症状,10月14日在瑞典当地医院就诊,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为阳性,自服药物后逐渐好转。10月21日、10月30日两次到瑞典当地医院就诊,查新冠病毒核酸为阴性。10月25日,该病例与朋友到当地餐馆就餐;10月31日至11月2日,曾前往当地市中心购物,期间未全程佩戴口罩。11月2日从瑞典乘坐SK1429航班经停丹麦,后转乘CA878航班于11月3日抵京,海关进行健康筛查并采样后,经闭环管理运送至隔离观察酒店。11月4日海关报告其咽拭子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当日由120负压救护车转送至地坛医院,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结果,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复阳),临床分型为轻型。已对该病例的同航班及同乘车的密切接触者落实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目前无异常报告;已对其居住的集中隔离酒店进行消毒。
庞星火提醒,目前国外疫情仍处于高发态势,境外输入确诊病例时有发生,市民应坚持非必要不出境,如果必须乘坐飞机,也应尽量选择直航航班,减少中转。在旅途中要注意全程佩戴口罩,保持手卫生,做好个人防护。境外工作、留学的人员,工作生活中做好个人防护,不聚集,减少外出。出现不适及时就医,避免长途旅行。境外回国人员应认真了解有关国家的核酸、抗体检测要求,按照相关规定做好检测,入境时要主动、如实进行健康申报,配合海关检疫部门的健康检疫,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减少与其他人的接触。在医学观察期间出现任何身体异常,均要及时报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减少传染病传播风险。
热点回应
在医院做检查时如何避免新冠肺炎患者与普通患者共用CT的情况,北京市有哪些防范措施保障患者安全?
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一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高小俊:本市医疗救治和院感防控组对院感防控工作非常重视。目前,北京市境外输入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等均转送至地坛医院。为了防止新冠肺炎患者与普通患者共用CT等设备的情况发生,医院开展分时段检查、终末消毒,主要采取了三项措施:北京地坛医院在医院官网、医院大门及门急诊门口等区域持续发布提示:因医院作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的集中救治医院,已暂停普通发热门诊;购置方舱CT用于新冠肺炎确诊和疑似病例的检查;严格实施一人一用一消毒和分时段终末消毒措施,预防院内感染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