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陈扬:解百姓难题 扬社会正气

本站发表时间:[2021-12-13] 来源:京法网事微信公众号 作者:

  原标题:为民榜样 | 陈扬:解百姓难题 扬社会正气

  日前,北京高院开展了北京法院“群众在我心中·为民榜样”评选活动,于12月3日举行了评选结果发布暨颁奖仪式(点击查看)。北京高院刑一庭吴小军等10名法官获评“为民榜样”,他们的先进事迹诠释了北京法院始终不变的忠诚信仰和为民情怀,是教育引导全市法院干警牢记初心使命、为民公正司法的生动教材。

  今天,与您分享为民榜样、朝阳法院民事审判一庭副庭长陈扬法官的故事。

  陈扬,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现任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一庭副庭长、一级法官。因成绩突出,曾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个人嘉奖4次,荣获2021年首度劳动奖章、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市朝阳区优秀共产党员、朝阳区优秀法官、朝阳区“巾帼之星”等荣誉,其承办的案件荣获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提供司法保障优秀案例。

  “用心办案,让温度看得见”

  宣讲节选

  我是朝阳法院的一名法官。十一年来,一直从事民事审判工作。回想曾办理过的3000余件案件,有航空运输损害赔偿案等社会高度关注的案件,但更多的是关系百姓日常生活的案子。

  我办理过一件医疗纠纷案,老人因感冒就医,住院后病情急剧恶化,不久便不幸离世。突发变故,家属难以接受。庭审也多次因家属情绪激动而被迫中断。尤其是涉及到医疗鉴定问题,家属坚持认为鉴定周期过长,是医院在恶意拖延审判进程。面对抵触情绪,我多次约谈家属耐心解释,打消他的疑虑,保障鉴定程序正常启动。最终,我认定医院存在过错,依法支持了家属的合理诉求。宣判后的一天,死者的老伴特意来法庭找我,看到我正在开庭,就在法庭门口向我鞠了一躬,然后离开了。

  我当时深受触动,依法裁判是法官的职责和义务,但仅仅止步于现有的程序模式,我是否有愧于老人这一鞠躬。于是我下决心想解决医疗解纷中鉴定周期长的问题。

  经过调查总结我发现,病例材料提交不规范,是导致鉴定周期长的主要原因。针对此,我区分患者、医院、鉴定机构三方主体不同的权利义务,分别施策。对于患者,我强化告知提示,明确病历材料的提交义务、范围、形式和法律后果,确保应交尽交、没有遗漏。对于医院,我总结归纳了医院在病历模板使用、病例字迹规范、病例封存程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督促医院严格病历管理,从源头上防控病历真实性争议。为了规范司法鉴定人的出庭作证活动,我向相关部门发出司法建议,强调鉴定人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出庭接受质询,从而增强了鉴定结论的认可度和接纳度,为后续审判工作的高效进行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上述举措,我审理的医疗纠纷案件基本首次开庭即可固定病历材料并完成鉴定移送,个案审理周期平均缩短2-3个月,有效实现了医疗纠纷的高效审结。

  我想,法律的适用不是刻板的,司法实践更不应该一成不变。在公正的基础上,让当事人体验到更便捷、更美好、更温暖的诉讼程序,需要法官将心比心、创新进取,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获得高质量的诉讼体验,真切地感受到公平正义。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郜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