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丛旭,中共党员,现任北京西城区法院司法警察、司法警察大队团总支书记。2015年进入司法警察大队工作以来,他始终坚持“对法律负责、向任务负责、为群众负责”的工作理念,以实干践行初心,用担当承载使命。
初心若磐,忠魂铸盾
从业数年,他经历了数次轮岗锻炼。从安检中队到筹备110警务指挥中心,从执行指挥中心到政治处借调,多岗位工作的经历锻炼了他的各项能力。
每当面对复杂工作,他总说:“甭管困难多硬多野,架不住咱的热血和头铁,不会弄就学呗,慢慢来就是了。”
负责警务工作时,他琢磨出了“五心”工作法、“法警三字经”,负责党建工作时,他提出了“三维两翼支部工作法”,他还参与创建了“战放警彩”系列党建品牌,在警务指挥中心建设、报警服务台设立、车位划分与车证制作等工作提出了不少的建议。
新冠疫情期间,他连着两年在除夕夜支援社区疫情防控一线。在历次紧急驰援的任务中,他所在的青年抗疫突击队研判情况,克服了连日阴雨、高温天气带来的不良影响和老北京胡同院落横纵交错、人员居住密集带来的保障难度,精准回应居民需求,赢得了社区群众的一致好评。
倾心为公,向阳而生
在领导同事口中,他是“忠诚可靠”的业务骨干,在群众眼里他是“爱管闲事儿”的小李警官。在他心里,大家伙儿的事情无论多小都是大事。
今年三月,他和社区工作人员一同前往独居老人家里走访,为老人们送去了生活必需品,一进门王奶奶就热情的握着他的手唠起了家常。
“好小伙子啊,又来看我了,快来,快坐。”
“奶奶您坐,我们这不是惦记着您嘛!您最近怎么样啊,身体还好吧?”
“好着呢,好着呢,你们能来陪我聊天,我就更开心了。”
他握着奶奶的手,聊了很多家常,叮嘱了奶奶“添衣御寒”“出门关气”等等生活事项。
生活中,他热心公益,许多志愿活动中都活跃着他的身影。银龄关怀、义务植树、水文观察、光盘行动、心理服务,他还曾帮小区忘锁车门的粗心车主义务看车,曾顶着料峭的寒风送腿脚不便的当事人回家。已经成长为北京市四星级志愿者的他,在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
书生仗剑,匡理求真
他爱看书,爱琢磨,下班了“开夜车”听课学习、写稿子是常事儿。
工作以来,他曾参与起草了《司法警察大队八小时外管理规定》《聘用制司法警察绩效考核及奖金发放细则》《西城法院司法警察大队关于法院干警人身安全防护措施》等文件十余个;为了方便大家掌握理论要点,钻研与业务相关的知识,编写制作了《司法警察法规理论汇编》等材料;自学设计和剪辑,积极撰写各类新闻宣传和调研稿件。
西法的警队有着浓厚的学习氛围,平时的休息时间,警队的同事会凑在一起学习,互相交流学习经验。他也会参加学习,有时也会与大家讨论。
“哥,我想学点东西,又怕学不会咋办?”
“哥,帮我看一下这道题怎么做?”
当大家需要帮助,他总是会热情回应。
拼搏新时代,奋进西法人。无论院内还是院外,李丛旭和其他西法青年一样,平凡却出彩,在自己的岗位上,勤勉敬业、恪尽职守,诠释着西法人的职责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