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位法官姐姐,她办起案子来和她的生肖一样,真的很“牛”,服判息诉率常年居首,她就是门头沟法院斋堂法庭的法官马婧怡。
作为一名深山区派出法庭的女法官,婧怡姐总是对我说“咱们为山区百姓提供司法服务,靠得就是多想一点、多做一步”,所以她总是带我“飞檐走壁”“上房揭瓦”,为的就是准确查明案件事实。这些我都认,作为一名基层法院年轻干警,这点职场觉悟和吃苦精神我还是有的。但没想到,这一次,她竟然要发动全庭干警帮忙去山里“数树”......
都是“寸劲儿”惹的祸
没错,是“数树”,不是“数数”。
郑大爷是一名山区护林员,负责看守本村的荒山承包地。2022年4月,正值清明防火期,郑大爷一根烟头落地,引发了一场不大的山火,虽然没有引起严重的森林灾害,但还是让一片果园遭了殃。
果园承包户一纸诉状将郑大爷告上法庭,要求他赔偿果园内种植的53棵杏树、41棵核桃树的经济损失共计12万余元。
“我当时想起已经过世的老伴儿了,心里不是滋味,就点了一颗烟,可能是赶上‘寸劲儿’了,飞出几颗火星落到杂草上,一沾就着。我先是使劲用脚踩,但怎么踩也踩不灭,就用衣服和身体扑,但是火势越来越大,根本拦不住!我这腿上也都被烧得一块一块的。”郑大爷在庭前会议上懊恼地说。
僵持不下,进退两难
郑大爷年事已高,庭前会议上回忆事发经过,说到艰难处几度哽咽,情绪激动导致庭审一度无法继续进行。婧怡姐见状,宣布休庭五分钟,走下法台递上纸巾与热水,俯身安抚其情绪。
“马法官,出了这一档子事,村里以后也不会再聘任我看山了,但这十多万的损失,我实在是赔不起呀。”
“大爷,别激动。咱们现在还在事实查明阶段,既要听你们双方的陈述,也要审事实、查证据,再认定责任,一切还没有定论呢,咱们先平复平复情绪,你得帮助我把事实捋清楚,我才能更好地维护您的合法权益不是?”
“马法官,我父亲之前在斋堂法庭办理过离婚案件,我们家的情况您基本也都了解,我们家的收入确实不高,经济来源也就是每月看山挣的这几百块钱。作为森林防火员没有履行好防火职责确实是我们不对,可是现在一下让我们赔偿近百棵树的全部损失,我们实在是负担不起。”郑大爷的女儿作为他的诉讼代理人,诚恳地承认了事实,但也向法庭表达了困难。
经过第一轮庭前会议,郑大爷虽认可是自己引发的山火,但认为火灾造成的损失数额无法查明,和原告一方争得面红耳赤。
损失数额确定不难,鉴定公司出马、损失即刻揭晓。但这鉴定费用无疑又是一项谁也很难承担的支出。矛盾一时僵持不下。
全庭出击,拨开迷雾
“姐,现在原告主张赔偿其果园内果树的全额损失,双方既无法协商确定损失数额,又不肯申请鉴定,这个案件不好推进呀。”初出茅庐的我不免替法官着急。
“其实双方当事人不是不想协商,只是都怕自己‘吃了亏’,究其原因是心里没‘底’,咱们要做的就是帮双方摸清这个‘底’。不急,有办法解决。”她轻轻拍着我的肩膀,此时我还没有意识到她打的什么算盘。
“数树?!”几天后,庭内勤在部门群内发布通知,我才知道她的“算盘”打到了全庭人的身上,惊的下巴都要掉下来。
“艺菲,赶紧准备好剪刀、胶带、号码纸、记录台账、卷尺,咱们赶早出发!”
那天一早八点钟,我们斋堂法庭全体干警悉数出动,与双方当事人准时在案涉承包果园内集合。
“同志们,咱们按照之前的分工各自就位,两人负责给所有树木编号,一人负责拍照记录树木过火状态,一人负责测量树干直径,一人负责记录双方对果树过火损害结果的意见,其他人维护秩序!”婧怡姐有条不紊地“派单”,我们则各自领了“差事”分头行动。
为了进一步查明案件事实,尽可能降低当事人诉讼成本,婧怡姐还是提前咨询了鉴定机构,做了一番功课,这个“算盘”打的好,免费,我暗暗给她鼓了鼓掌。
1棵、2棵、3棵......48棵。初冬的寒风虽然刺骨,但我们全情投入在“统计战场”,紧紧握住手中的纸笔,牢牢记住走过的林地,生怕错记,更怕漏记。走过场、敷衍了事?不存在!
经过一上午的努力,现场果树的过火情况及双方意见全部统计完毕,案件争议事实的迷雾也逐渐散开。
“原告,你主张共有53棵杏树、41棵核桃树过火死亡,咱们今天一共就见到48棵树,是怎么回事?到底是我们统计有误,还是你记忆有误啊?”
“那个·····我也不清楚,可能有的是核桃树苗。”
事实摆在眼前,原告方最初的诉讼请求已站不住脚,经过一番释明,双方都松了口,同意根据现场勘查的48棵树苗的事实,结合鉴定机构网上公布的果树定损参考标准,协商确定一揽子赔偿计划,双方就本次纠纷再无其他争议。
案结事了,铭记终生
几天后,郑大爷主动带着现金来到斋堂法庭,在我们的见证下,与原告签订了调解书,并把现金当场交给了原告。
“马法官,实在是太谢谢您了,我实在是没想到法官能为了我们这小老百姓的案子,亲自带着那么多人去荒山野岭数树。要不是现场挨个指认,我是无论如何也说不清这个理儿呀。”
“大爷,不用谢。查明案件事实,给当事人以最公正的解决方案,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同时我也得批评您,清明节正是防火关键期,哪能在人家承包地里抽烟呢,您这法律意识、安全意识以后务必得提高。”
经过一番警示教育,郑大爷向马法官保证,以后一定按规矩办事。
灵活与原则,两种独到的纠纷化解思维在马法官的办案逻辑下相辅相成。威严与温柔,两种截然相反的特质在她身上完美结合。作为一名“深山女法官”,她时常走崎岖之路,坐田间地头,只为在脚步丈量间,实现公平正义,守护京西绿水青山。十年“修炼”,变化的是青春芳华与专业素养,不变的是法治理想与为民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