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感谢你们了,家门都没出,培训费就退回来了!”近日,家住四川省成都市的王女士收到退款提示后,立马在屏幕另一端向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房山法院)、房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和房山区消费者协会的工作人员表达了感谢。
这场跨越了一千七百多公里的调解是一次运用消费领域纠纷调解协议“一站式”司法确认的“云”操作的成功实践,双方当事人足不出户完成调解,在线上圆满化解了纠纷。
双方“缺席”,如何调解?
2022年4月,王女士在北京某企业管理公司报名参加为期两年的心理咨询培训,交付培训费26800元。
参加了几次培训后,王女士发现课程设置和培训方式不符合心理预期,便向企业管理公司申请退款17000余元。
企业管理公司认为,课程设置非常严格,而且起初王女士对公司的服务是认可的。且部分培训费已经作为佣金支付给了王女士的介绍人,所以企业管理公司只同意退还7600余元。
双方协商未果,今年5月份,王女士向房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要求解决退费问题。
房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接到王女士的投诉后,立即进行核实。经过几轮沟通交流和证据收集后,双方当事人表示愿意就此事进行调解。
然而,王女士家住四川省成都市,企业管理公司负责人正在广州出差,如何在双方当事人都无法到场的情况下进行调解、签署调解协议,成为房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急需解决的难题。
协作联动,“云上”解难题
为有效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方便双方快速解决纠纷,房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向房山法院立案庭咨询如何破解难题。立案庭副庭长刘国承提出,可以开展线上调解,并全程录音录像,法院进行线上“一站式”司法确认。
8月2日下午,房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房山区消费者协会工作人员坐在调解室电脑前,与家住成都的王女士和在广州出差的李女士进行视频连线,调解工作正式开始。
经过多轮的证据交换和陈述辩论,终于促使双方达成了企业管理公司退还王女士17000余元的调解协议。通过耐心的技术指导,双方当事人在线签署了调解协议和司法确认申请书。
刘国承对调解协议当场进行了全面审查,并通过在线方式进行了司法确认。随后,企业管理公司当场退还了培训费。
三地集于“一地”,一场跨越千里的纠纷,在线上圆满化解。
扩大线上调解“朋友圈”
在司法实践中,在线调解、线上开庭已是寻常操作。但对于行政机关和遍布于广大城乡的人民调解组织来说,仍是一个新鲜事物。
没有“云”系统,如何在行政机关和社会调解组织内开展在线调解?
消费领域纠纷调解协议“一站式”司法确认机制,是房山法院与房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房山区司法局联合推出的一项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通过法官全程指导调解、调解程序与司法确认程序无缝对接、“一站式”办理便捷通道,让纠纷当事人“一站式”办理申请调解、签署调解协议、申请司法确认、领取予以司法确认法律文书等事项。让当事人足不出户方便快捷地解决纠纷,为消费者维权和行政机关依法履职提供了新途径。
供图/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