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子,你是哪年的?”
“我今年24岁。”
“24岁?那岂不是00后?哎呀,你跟我儿子一样大呀。”
在北京的社区中,这是“00后”民警刚开始工作时与居民之间经常发生的对话。这两年,“00后”的年轻民警们正式走上工作岗位。
这些行走在胡同里的藏蓝身影,已担起年轻一代的重任,温暖着社会的每个角落。
王明康(天坛派出所社区民警):
四个回合解决纠纷——解锁足够多的耐心
我记得有一次跟着师傅去祈谷社区处理因邻里纠纷引发的警情,事情起因是楼上的小赵家小孩跑动影响到了楼下老周夫妇的睡眠,时间一长,邻里关系闹得很僵。
我作为新社区民警,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提出解决方案。结果,第一回合,就败下阵来,现场除了师傅,没人听我说话,局面一时难以控制。师傅说:“正常,先稳住局面,让双方冷静下来。”
第二回合,双方各执一词,不愿让步,我提出购买隔音垫的建议,又被否定。师傅说,需要时间,再做做工作。
第三回合,查找了隔音垫的市场价,提出共同购买的优化方案,被拒绝,再次陷入僵局。第四回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达成和解。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现在的我,不管遇到什么纠纷,都有足够的耐心去将问题最完美地解决!
郑昕阳(建国门派出所社区民警):
每天面对争吵不休的大爷大妈——以真心易真情
警校毕业时,我也曾幻想过我的工作会像《重案六组》里演的那样,每天接触的都是刑事案件,和犯罪嫌疑人斗智斗勇。
来到派出所工作后,我成为了外交部街社区民警。上班前一心想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现实里每天面对争吵不休的大爷大妈,只能着急地喊着“您先让我说句话”。
一向腼腆内向的我,顿时犯了难。不会说、不敢说、不能说,成为阻拦自己开展社区工作的“三座大山”。好在有师傅的带领,让我在平房院落里混了个脸熟。
三年来,我用自己的双脚丈量着外交部街社区的每一寸土地。成功调处群众矛盾纠纷100余起,从“第一次”到“无数次”,是汗水、是磨砺,也是成长。
“下社区居民看见我,都会亲切地喊我一声“小郑”。春节去辖区老人家中送祝福时,老人激动的泪花在眼眶里打转的场景至今难忘,我想这就是我作为一名社区民警的意义。
李明皓(北新桥派出所社区民警):
经常被群众问得哑口无言——学会认真倾听
我刚接片儿那会,就听到了很多质疑的话:“小年轻干不了社区的活儿”“你一个姑娘家还能管片儿?”说实话,我一开始心里也忐忑,虽然性格外向,属于典型的“E人”,但每天和群众打交道这事儿我也没干过啊。怀着“五味杂陈”的心情,我跟着师傅开始了下社区的工作。
不干不知道,一干起来才发现社区工作比我想象中更难。虽然都是邻里间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处理起来却有“大文章”。刚开始调解纠纷,我总是说不到点子上,经常被群众问得哑口无言。后来师傅对我说:“调解纠纷,首先要学会倾听。”于是我照着师傅的办法慢慢摸索,直到有一次调解一起家庭纠纷,我才算真正摸到了社区工作的“门道儿”。
这是一起子女和长辈之间的矛盾,老人向社区求助,希望民警能帮忙调解,于是我便组织了一场调解会。刚开始,老人情绪非常激动,我耐心安慰,直到老人情绪稍微稳定下来,我才开始调解。通过倾听,我得知老人和子女感情其实很深厚,但由于老人对子女的生活干预过多,导致子女出现逆反心理,进而产生了矛盾。于是我便劝老人:“阿姨,您确实很辛苦,可以理解您作为母亲的心情,但是您的闺女现在已经成家了,有些问题是小两口自己就能解决的,您参与进去只会适得其反,您说呢?”
老人愣了一下,辩驳道:“看你这么年轻,还没成家吧?你没当过母亲,你不懂。”“阿姨,我确实还没结婚,但我也是一名女儿,我很清楚我想要什么样的母女相处方式,您这样看似是在爱她,但其实不经意间挤压了子女的生活空间。”听到这句话,老人终于冷静了下来。最终,在我的耐心劝导下,一家人和好如初。
“通过这事儿我悟出一个道理:一味地讲道理或说教反而会适得其反,只有认真聆听群众的心声,做到换位思考,才能真正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廖子阳(前门派出所社区民警):
不敢入户和居民沟通——每天就得“泡”在社区里
刚开始接触社区民警时,不知道工作方向,不敢入户和居民沟通,对社区不了解,还没有形成自己工作的方式方法。直到后来的一天,遇到一名女子在派出所前台,就随口问了一句您有什么事吗,您是哪儿的居民?这名女子说是草厂社区的,因为孩子的手被物业安装的空调室外机给砸了,现在就赔偿问题有很大分歧,无法坐下来谈,想过来问问民警有什么办法。
听她详细讲了一遍,是民事的纠纷。第一次遇到这种事儿,我就想为双方搭建一个沟通平台。于是就和物业联系,约定时间到居委会的警务室来谈,并对双方诉求进行分析。准备好材料后,开始了我第一次化解矛盾的工作,双方见面后还是一如既往的吵吵,没办法只能分开来谈。
最终在两个小时后达成了赔偿协议,双方也不再剑拔弩张,矛盾也顺利化解。在这个事儿后,每次下片儿遇到这名女士,或者其他物业人员,都能打招呼、开玩笑,变得熟悉起来。通过这件事也让我体会到,作为社区民警要及时发现社区内邻里的矛盾,化解邻里之间的矛盾,更要花时间,花精力,下功夫。
“社区事,无小事,事事连万家。作为一名社区民警,每天就得‘泡’在社区里,‘泡’的时间越长,工作就越扎实,心里就越有底。
从“第一次”到“无数次”从青涩稚嫩到成熟稳重,属于他们的警察故事才刚刚开始。
图/北京市公安局东城分局